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亚洲av无码久久-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資訊中心

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活性污泥是怎么增長的?

活性污泥是怎么增長的?

咱今天來嘮嘮活性污泥增殖這件事兒!可能乍一聽“活性污泥”這詞有點陌生,感覺臟兮兮的,但它在污水處理界可是妥妥的“明星員工”,而它的增殖原理,就像一場精妙絕倫的微生物“生存游戲”。先說說啥是活性污泥。簡單來講,它就是一群微生物抱成團,再裹著點有機和無機雜質,形成的絮狀泥粒。這些微生物里,有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它們就像一個超復雜的“社區”,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分工。細菌是主力軍,負責分解污水里的有機物;真菌則在處理一些難啃的“硬骨頭”,比如復雜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就像社區里的“清潔工”,吞食那些多余的細菌和有機碎屑,讓整個系統保持干凈整潔。那活性污泥為啥要增殖呢?其實道理和咱們人類繁衍差不多,就是為了生存和壯大“隊伍”。污水里的有機物,對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來說,就是香噴噴的“自助餐”。當微生物發現食物充足時,它們就會“摩拳擦掌”,開始大干一場。以細菌為例,細菌主要通過二分裂的方式繁殖,簡單說就是一個細菌一分為二,變成兩個一模一樣的細菌。這個過程就像細胞在玩“復制粘貼”,速度快得驚人。在環境條件適宜、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有些細菌2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一次分裂,短短幾個小時,數量就能呈指數級增長。說到這兒,就得提提影響活性污泥增殖的關鍵因素了。首先是食物,也就是污水中的有機物濃度。這就好比咱們吃飯,飯菜管夠,心情好、狀態佳,自然長得壯。微生物也是一樣,污水中BOD(生化需氧量,衡量有機物含量的指標)濃度高,意味著食物多,微生物吃飽喝足后,就會一門心思“生兒育女”,活性污泥的量也就蹭蹭往上漲。但要是食物不夠,微生物就只能“勒緊褲腰帶”,減緩增殖速度,甚至為了生存,開始消耗自身儲存的能量,這時候活性污泥不僅不會增長,還可能減少。除了食物,氧氣也是決定活性污泥增殖的重要因素。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氧微生物,它們就像離不開空氣的我們一樣,需要氧氣來“呼吸”。在污水處理的曝氣池中,會不斷往水里通入空氣,給微生物輸送氧氣。要是氧氣供應不足,微生物就會“缺氧窒息”,代謝速度變慢,增殖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但氧氣也不是越多越好,氧氣過量可能會破壞活性污泥的結構,讓原本抱團的微生物“散伙”,同樣不利于活性污泥的增殖和污水處理效果。溫度也是影響活性污泥增殖的“幕后推手”。不同的微生物有自己喜歡的溫度范圍,就像有人喜歡溫暖如春,有人偏愛涼爽宜人。對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來說,較適宜的溫度一般在15-35℃之間。在這個溫度區間內,微生物體內的各種酶活性較高,代謝速度快,增殖也較活躍。要是溫度太低,微生物體內的酶活性被抑制,就像被按下了“慢速鍵”,代謝和增殖都變得慢吞吞;而溫度太高,又可能會破壞微生物細胞內的蛋白質和酶結構,導致微生物死亡,活性污泥增殖也就無從談起。pH值同樣不可忽視。活性污泥微生物喜歡生活在中性或弱堿性的環境里,一般pH值在6.5-8.5之間比較合適。要是pH值過低,酸性太強,微生物細胞的膜結構可能會被破壞,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pH值過高,堿性太強,又會影響微生物體內酶的活性,讓它們“罷工”。這就好比咱們生活在極端的氣候條件下,肯定也不舒服,更別說好好工作、繁衍后代了。活性污泥增殖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污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就像“指揮官”,要時刻關注污水水質、溶解氧、溫度、pH值等各種因素,通過調整曝氣時間、曝氣量、進水流量等操作,給活性污泥微生物創造較適宜的生存環境。在活性污泥系統運行初期,微生物剛進入新環境,會有一段適應期,這時候它們增長緩慢,忙著熟悉“新家”;等適應得差不多了,就進入對數增長期,這時候食物充足、環境適宜,微生物瘋狂增殖,活性污泥數量快速上升;隨著微生物數量越來越多,食物逐漸減少,競爭變得激烈,就進入了穩定期,這時候活性污泥的增長和消耗基本達到平衡;要是環境進一步惡化,食物嚴重不足,微生物就會進入衰亡期,數量開始減少。理解活性污泥增殖的原理,對污水處理至關重要。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污水處理廠才能更好地調控運行參數,讓活性污泥始終保持“戰斗力”,高效地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把臟水變干凈,保護我們的水環境。下次路過污水處理廠,可別小瞧那些黑乎乎的活性污泥啦,它們可是默默守護環境的“無名英雄”,背后的增殖原理里藏著大學問呢!

2025-06-18

more

微生物是怎么“吃掉”污水里的COD的?一文說透污水處理廠的“隱形清潔工”

微生物是怎么“吃掉”污水里的COD的?一文說透污水處理廠的“隱形清潔工”

大家平時沖個馬桶、倒個洗菜水,可能很少想過這些污水里藏著多少污染物。今天咱們就嘮嘮污水處理里一個超關鍵的指標——COD(化學需氧量),以及一群默默干活的“微生物清潔工”是怎么把這些污染物啃得干干凈凈的。先搞懂COD是啥?COD這個詞聽著挺專業,說白了就是污水里那些能被化學氧化劑“燃燒”掉的東西的總量。像廚房里倒的剩菜剩飯、工廠排的有機廢水,這些有機物里都藏著大量的碳元素,它們都能被氧化劑氧化,這氧化過程消耗的氧氣量就是COD。數值越高,說明污水里的“臟東西”越多,要是直接排進河里,水里的魚蝦可就遭殃了。微生物:污水處理廠的“主力軍”污水進了處理廠,真正干活的不是那些高大的處理設備,而是顯微鏡下才能看見的微生物。它們就像一群分工明確的小工人,有的擅長“大口吃肉”分解大分子有機物,有的能把難搞的化合物慢慢啃成無害物質。這些微生物主要分三類:細菌、真菌和原生動物,厲害的“干活能手”還是細菌,咱們聊聊它們。微生物分解COD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吸附和吸收——“把外賣拿進屋”污水里的有機物,有的像大塊肥肉(大分子有機物),有的像小肉丁(小分子有機物)。微生物不會像我們一樣用手抓食物,它們會在細胞表面分泌一種黏性物質,就像給細胞穿上了“黏黏的外套”。污水流過的時候,小分子有機物直接就能鉆進細胞里,大分子有機物則會被“黏”在細胞表面,等著下一步分解。打個比方,這就像點外賣,小分子有機物是已經切好的水果拼盤,能直接塞進嘴里;大分子有機物是一整個大西瓜,得先切開才能吃。第二步:胞內分解——“開飯!把食物嚼碎消化”大分子有機物被吸附到微生物表面后,微生物會“吐”出一種叫胞外酶的東西。這些酶就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能把淀粉切成葡萄糖,把蛋白質切成氨基酸,把脂肪切成脂肪酸和甘油。分解后的小分子有機物,就能順利穿過細胞膜,進入微生物細胞內部。進入細胞的小分子有機物,會經歷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這個過程就像我們身體里的消化。常見的反應是呼吸作用,微生物會把有機物里的碳元素“燃燒”掉,釋放出能量維持生命活動。這個過程需要氧氣幫忙,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好氧處理。不過有些微生物很特別,它們能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下工作,這就是厭氧處理。好氧呼吸:有氧版“燃燒有機物”在氧氣充足的環境里,微生物就像開著“渦輪增壓發動機”,分解有機物的速度特別快。它們會把葡萄糖和氧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碳、水和大量能量。這些能量一部分用來合成微生物生長需要的物質,比如蛋白質和核酸;另一部分則用來維持微生物的日常活動,比如“游動”尋找食物。厭氧呼吸:無氧版“另類消化”沒有氧氣的時候,微生物也有辦法。它們會找其他“替代氧氣”的物質,比如硝酸鹽、硫酸鹽。這些物質同樣能接受有機物分解過程中釋放的電子,完成“呼吸”。不過厭氧處理的速度比好氧處理慢,而且會產生甲烷、硫化氫這些有味兒的氣體(所以厭氧池有時候會臭臭的)。但它也有好處,能處理一些好氧微生物搞不定的頑固有機物,還能產生沼氣當能源。第三步:合成與轉化——“吃飽了,該長身體了”微生物分解有機物不光是為了獲取能量,還得“長身體”。它們會利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產物,合成自身生長繁殖需要的細胞物質。簡單說,就是把吃進去的“食物”變成自己的“肉肉”。隨著微生物不斷繁殖,污水里的微生物數量越來越多,形成一個個肉眼可見的“小團體”,也就是咱們常說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當微生物吃飽喝足,污水里的COD也就降下來了。處理后的水經過沉淀,把微生物和水分離,干凈的水就能排放或回用,而“長胖”的微生物則會被進一步處理,變成肥料或者污泥填埋。影響微生物工作效率的“小脾氣”微生物雖然是干活的主力軍,但它們也有“小脾氣”,環境不合適就不好好工作:-溫度:大部分微生物喜歡20-35℃的環境,太冷了“凍僵”,太熱了“中暑”,分解效率都會下降。-酸堿度:pH值在6.5-8.5之間合適,過酸或過堿都會破壞微生物的細胞結構。-營養比例:微生物干活也得“營養均衡”,除了有機物,還得有適量的氮、磷等元素,就像人吃飯得葷素搭配一樣。-有毒物質:重金屬、化學藥劑這些東西,對微生物來說就像“毒藥”,濃度太高會直接“毒死”它們。未來:讓微生物更高效地干活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怎么讓微生物更好地去除COD。比如通過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讓它們能分解更難處理的污染物;開發新的污水處理工藝,把好氧和厭氧處理結合起來,提高處理效率。說不定哪天,這些小小的微生物還能幫我們處理塑料污染、石油泄漏這些大難題呢!下次路過污水處理廠,可別小看那些不起眼的池子和管道,里面藏著億萬“微生物清潔工”,正日夜不停地把臟水變干凈。它們雖然小,卻在守護著我們的水環境,是地球上厲害的“環保衛士”!

2025-06-04

more

活性污泥不下沉是什么原因?

活性污泥不下沉是什么原因?

一、污泥膨脹,這是“罪魁禍首”之一常見的原因就是污泥膨脹了。簡單來說,就是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鬧脾氣”,形態和結構發生變化,變得不容易沉降。污泥膨脹又能分成絲狀菌膨脹和非絲狀菌膨脹。絲狀菌膨脹是因為活性污泥里絲狀菌過度繁殖。正常情況下,絲狀菌和其他微生物和諧共處,大家分工合作處理污水。但一旦環境條件不合適,絲狀菌就開始“瘋長”,它們像一團亂麻一樣纏繞在一起,把其他微生物包裹住,讓污泥的體積變大、密度變小,自然就沉不下去了。打個比方,這就好像原本整齊排隊的人群里突然鉆出一堆亂長的藤蔓,把大家都纏住了,隊伍自然就亂套,走不動了。導致絲狀菌膨脹的原因有好多。首先是水質問題,如果污水里的碳氮比失調,比如碳源太多,氮源和磷源不足,絲狀菌就會因為“吃得太好”而瘋狂生長。就像人頓頓大魚大肉,營養不均衡,身體也會出問題。還有,溶解氧不足也會讓絲狀菌占上風。因為絲狀菌比其他微生物更耐低氧環境,當水里氧氣不夠的時候,其他微生物“沒勁兒干活”,絲狀菌卻能趁機大量繁殖。另外,水溫、pH值不合適也可能引發絲狀菌膨脹,比如水溫突然升高或者pH值波動太大,都可能打破微生物之間的平衡。非絲狀菌膨脹則通常是因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物質或者油脂。這些東西會在污泥顆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污泥顆粒相互聚集沉降。想象一下,污泥顆粒就像一個個小珠子,表面活性物質和油脂就像給珠子抹了一層油,珠子之間滑溜溜的,根本沒辦法緊緊挨在一起下沉。二、曝氣出問題,微生物“缺氧或氧中毒”曝氣環節要是出毛病,活性污泥也會“鬧情緒”。曝氣過度,也就是往污水里通入了太多的空氣,會讓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一直處于高度活躍狀態,新陳代謝加快,產生大量的小氣泡附著在污泥顆粒上。這些小氣泡就像給污泥裝上了“小翅膀”,讓污泥變得輕飄飄的,難以沉降。而且,過度曝氣還可能導致污泥解絮,原本緊密的污泥結構被破壞,變成零散的小顆粒,進一步影響沉降性能。反過來,曝氣不足同樣麻煩。剛才也提到了,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需要氧氣,要是氧氣供應不夠,它們就沒辦法正常工作,處理效果變差不說,還會產生厭氧反應。厭氧反應會產生大量的氣體,比如硫化氫、甲烷,這些氣體會讓污泥上浮,出現不下沉的情況。就好比人在缺氧的環境里會呼吸困難,干不動活,活性污泥缺氧也會“罷工”,不好好沉降。三、營養失衡,微生物“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和代謝需要合適的營養物質,主要就是碳、氮、磷,一般認為它們的比例在BOD5:N:P=100:5:1是比較理想的。要是這個比例失調,微生物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當污水中氮、磷等營養元素不足時,微生物沒辦法合成足夠的細胞物質,生長緩慢,活性降低,污泥的沉降性能也會變差。這就像農民種地,土壤里肥料不夠,莊稼長得又瘦又弱,產量也不高。相反,如果污水中營養物質過多,微生物會快速繁殖,污泥量增加,但這些污泥的質量不好,結構松散,也不容易沉降。就好比人吃太多,體重增加了,但身體變得虛胖,行動不便。四、有毒物質入侵,微生物“中毒罷工”污水里要是混入了有毒有害物質,那對活性污泥里的微生物來說就是一場“災難”。重金屬離子(如鉻、鎘、汞)、化學藥劑(如酚類、醛類)、殺蟲劑等,這些物質都可能對微生物的細胞結構和生理功能造成破壞。微生物一旦“中毒”,就會失去活性,無法正常進行代謝和凝聚沉降。這就好比一個好好的團隊,突然進來幾個“破壞分子”,把大家都弄得沒心思干活,團隊的效率自然就直線下降。而且,這些有毒物質還可能改變污泥的性質,讓污泥變得黏稠或者松散,進一步影響其沉降性能。五、污泥齡過長,微生物“老齡化”污泥齡是指活性污泥在污水處理系統中的平均停留時間。如果污泥齡過長,意味著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年齡”太大了,進入了衰老期。這些老化的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變差,而且它們的細胞結構也變得松散,容易破碎。破碎后的污泥顆粒更小,更難沉降。就像一個公司里全是上了年紀、活力不足的員工,工作效率肯定高不了,還可能出現各種問題。而且,污泥齡過長還可能導致污泥腐化,產生難聞的氣味,同時釋放出氣體,讓污泥上浮。六、進水水質水量突變,微生物“水土不服”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和水量如果突然發生變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也會“水土不服”。比如,原本處理的是生活污水,突然混入了大量的工業廢水,水質的成分、濃度都變了,微生物一時難以適應,就會影響它們的正常代謝和凝聚沉降能力。又或者,進水水量突然大幅增加,超過了污水處理系統的負荷,污水在處理池里的停留時間變短,微生物來不及充分分解污染物,污泥的質量也會下降,導致沉降困難。這就像一家小飯館,平時只接待幾十個人,突然一下子涌進來幾百人,廚師和服務員根本忙不過來,飯菜質量和服務效率都會大打折扣。

2025-05-20

more

2024-10

28

再也不用亂找了-水處理常見排放標準匯總

一、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1、傳染病和結核病醫療機構污水排放一律執行表1的規定表1:傳染病、結核病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注:1)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6.5-10mg/l。2)采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做要求。2、縣級及縣級以上或20張床位及以上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污水排放執行表2的規定。直接或間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的污水執行排放標準,排入終端已建有正常運行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下水道的污水,執行預處理標準。表2: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注:1)采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排放標準: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3-10mg/l。預處理標準: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2-8mg/l。2)采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做要求。3、縣級以下或20張床位以下的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所有醫療機構污水經消毒處理后方可排放。4、禁止向GB3838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的飲用水保護區和游泳區,GB3097一、二類海域直接排放醫療機構污水。其他要求:1、化糞池應按照較高日排水量設計,停留時間24-36小時,清掏周期180-360天。2、采用臭氧消毒,污水懸浮物濃度應小于20mg/l,臭氧用量應大于10mg/l,接觸時間應大于12min或由試驗確定。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本標準規范了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廢氣排放和污泥處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區民小區和工業企業內獨立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標準執行。標準分級:1.一級標準A標準是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作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當污水處理廠出水引入稀釋能力較小的湖泊作為城鎮景觀用水或者一般回用水用途時,執行一級標準的A標準。2.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和湖、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準。3.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GB3838地表水Ⅳ、Ⅴ類功能水域或GB3097海水三、四類功能海域,執行二級標準。4.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時,執行三級標準。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的位置表1:基本控制項目較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單位mg/L注:①下列情況下按去除率指標執行:當進水COD大于350mg/L時,去除率應大于60%;BOD大于160mg/L時,去除率應大于50%.②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三、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分級:1.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準。2.排入GB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準。3.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準。4.GB3838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現有排污口應按水體功能要求,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以保證受納水體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準。表2:第二類污染物較高允許排放濃度(日均值)單位mg/L表2第二類污染物較高允許排放濃度續表(2)(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設的單位)單位:mg/L表2第二類污染物較高允許排放濃度續表(2)(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設的單位)單位:mg/L注:*指50個床位以上的醫院。**加氯消毒后須進行脫氯處理,達到本標準四、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北京地標)?下列標準適用的污染源執行以下相應標準:DB11/890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除上述污染源外,其他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控制執行本標準。本標準發布后,若本市再行發布新的適用相關行業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該行業執行相應的新發布的排放標準。標準分級1.直接向地表水體排放污水的單位(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站除外)其水污染物的排放執行表1的規定,排入北京市II類、III類水體及其匯水范圍的污水執行A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V、V類水體及其匯水范圍的污水執行B排放限值。其中新(改、擴)建單位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執行;現有單位自2015年12月31日起執行,2015年12月30日前執行原標準DB11/307-2005的排放限值。表1排入地表水體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單位mg/L注:①12月1日-3月31日執行括號內的排放限值。2.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站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執行表2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I類、III類水體及其匯水范圍的污水執行A排放限值,排入北京市IV、V類水體及其匯水范圍的污水執行B排放限值。表2村莊生活污水處理站排入地表水體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單位mg/L注:①12月1日-3月31日執行括號內的排放限值。3.排入公共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執行表3的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污水排入公共污水處理系統執行GB16889-2008表2的規定。表3排入公共污水處理系統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單位mg/L五、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18920—2002?六、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18921—2002?單位:mg/l注:1.通過管道輸送再生水的非現場回用情況采用加氯消毒方式;二對于現場回用情況不限制消毒方式。2.若使用未經過除磷脫氮的再生水作為景觀環境用水,鼓勵使用本標準的各方在回用地點積極探索通過人工培養具有觀賞價值水生植物的方法,使景觀水體的氮磷滿足表1的要求,使再生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經濟合理的出路。七、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標準分級:1.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水體保護區除外)和排入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海域的廢水,執行一級標準。2.排入GB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廢水,執行二級標準。3.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廢水,執行三級標準。4.GB3838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擴建改建項目不得增加排污量。表3:1992年7月1日起立項的建設項目及其建成后的投產的企業執行單位mg/l八、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表5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水污染物較高允許日均排放濃度單位mg/L九、發酵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3—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單位mg/L注:括號內排放限值適用于同時生產發酵類原料藥和混裝制劑的聯合生產企業。表3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單位mg/L注:總氰化物的檢出限為0.25mg/L。執行水污染物特別限值的太湖流域行政區域名單十、化學合成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4—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單位mg/L注:括號內排放限值適用于同時生產化學合成類原料藥和混裝制劑的聯合生產企業。表3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單位mg/L注:總氰化物的檢出限為0.25mg/L。執行水污染物特別限值的太湖流域行政區域名單十一、提取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5—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單位mg/L執行水污染物特別限值的太湖流域行政區域名單十二、中藥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6—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單位mg/L表3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單位mg/L十三、生物工程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7—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單位mg/L表3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單位mg/L執行水污染物特別限值的太湖流域行政區域名單十四、混裝制劑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8—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單位mg/L表3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單位mg/L十五、啤酒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9821—2005?標準分級:1.啤酒工業廢水無論處理與否均不得排入《地表水環境標準》GB3838中規定的Ⅰ、Ⅱ類水域和Ⅲ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游泳區),不得排入《海水水質標準》GB3097中規定的Ⅰ類海域的海洋漁業水域、海洋自然保護區。2.排入建有并投入運營的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啤酒工業廢水,執行表1預處理標準的規定。3.處理后排入自然水體的啤酒工業廢水,執行表1排放標準的規定。表1:啤酒生產企業水污染物排放較高允許排限值單位mg/L十六、汽車維修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6877—20011?汽車維修業是指從事汽車修理、維護和保養服務的企業。本標準中汽車維修企業指符合GB/T16739.1-2004要求的一類和二類汽車整車維修企業,不包括從事油罐車、化學品運輸車等危險品運輸車輛維修的企業。直接排放指排污單位直接向環境排放水污染物的行為。間接排放指排污單位向公共污水處理系統排放水污染物的行為。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單位mg/L(ph除外)

more

2024-10

28

水處理行業名詞大匯總!

一、化學水處理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殼表面,暴露于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亦稱“陸地水”。2、地下水;是貯存于包氣帶(包氣帶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潛水面以上的地質介質)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巖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殼巖石裂縫或土壤空隙中。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僅限于地下水,水庫水等自然界中能見到的水源的水,未經過任何人工的凈化處理。4、PH;表示溶液酸堿度的數值,pH=-lg[H+]即所含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5、總堿度;水中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這類物質包括強堿、弱堿、強堿弱酸鹽等。6,酚酞堿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8.2——8.4)。7、甲基橙堿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3.1——4.4)。8、總酸度;酸度指水中能與強堿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包括無機酸、有機酸、強酸弱堿鹽等。9、總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離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總含量稱為水的總硬度。10、暫時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這種硬度稱為碳酸鹽硬度,亦稱暫時硬度。11、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鹽類物質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后也不能去除,這種硬度稱為非碳酸鹽硬度,亦稱永久硬度。12、溶解物;以簡單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溶劑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點幾到幾個納米,肉眼不可見,也無丁達爾現象.用光學顯微鏡無法看到13、膠體;若干分子或離子結合在一起的粒子團,大小通常在幾十納米至幾十微米,肉眼不可見,但會發生丁達爾現象.小的膠體粒子無法用光學顯微鏡看到,大的可以看到.14、懸浮物;是大量分子或離子結合而成的肉眼可見的小顆粒,大小通常在幾十微米以上.用光學顯微鏡可以清楚看到.懸浮物顆粒較長時間靜置可以沉淀。15、總含鹽量;水中離子總量稱為總含鹽量。由水質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陽離子和陰離子的量相加而得,單位用mg/L(過去也用PPM)表示。16、濁度;也稱渾濁度。從技術的意義講,濁度是用來反映水中懸浮物含量的一個水質替代參數。水中主要的懸浮物,一般也就是泥土。以1L蒸餾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作為標準濁度的單位,表示為1PPm。17、總溶解固體;T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測量單位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18、電阻;根據歐姆定律,在水溫一定的情況下,水的電阻值R大小與電極的垂直截面積F成反比,與電極之間的距離L成正比。19、電導;水的導電能力強弱程度,就稱為電導度S(或稱電導)。20、電導率;水的導電性即水的電阻的倒數,通常用它來表示水的純凈度。21、電阻率;水的電阻率是指某一溫度下,邊長為1CM立方體水的相對兩側面間的電阻,其單位為歐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純水水質的參數。22、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23、脫鹽水;是指水中鹽類(主要是溶于水的強電解質)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10.0μs/cm,電阻率(25℃)0.1--1000000Ω.cm,含鹽量為1.5mg/L。24、純水;是指水中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如SiO2、C0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0.1μs/cm,電阻率1.0--1000000Ω.cm。含鹽量<1mg/l。25、超純水;是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完全去除,同時不離解的氣體、膠體以及有機物質(包括細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O.1—0.055μs/cm,電阻率(25℃)>10×1000000Ω.cm,含鹽量<0.1mg/l。理想純水(理論上)電導率為0.05μs/cm,電阻率(25℃)為18.3×1000000μs/cm。26、除氧水;也稱脫氧水,脫除水中的溶解氧,一般用于鍋爐用水。27、離子交換;利用離子交換劑中的可交換基團與溶液中各種離子間的離子交換能力的不同來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28、陽樹脂;具有酸性基團。在水溶液中酸性基團可以電離生成H+,可以與水中陽離子進行離子交換。29、陰樹脂;含有堿性基團他們在水溶液中電離并與陰離子進行離子交換。30、惰性樹脂;無活性基團,沒有離子交換作用,相對密度一般控制在陰、陽樹脂之間,用以隔開陰、陽樹脂,避免陰、陽樹脂在再生時的交叉污染,使再生更加完全。31、微濾;MF又稱微孔過濾,屬于精密過濾。微濾能夠過濾掉溶液中的微米級或納米級的微粒和細菌(公眾號:泵管家)。32、超濾;UF,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之一。以大分子與小分子分離為目的,膜孔徑在20——1000A°之間。33、納濾;NF,是一種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34、滲透;滲透是水分子經半透膜擴散的現象。它由高水分子區域(即低濃度溶液)滲入低水分子區域(即高濃度溶液)。35、滲透壓;對于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一側滲透到高濃度一側而在高濃度一側施加的較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36、反滲透;RO,反滲透就是通過人工加壓將水從濃溶液中壓到低濃度溶液中,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在一定的壓力下水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36、滲析;又稱透析。一種以濃度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操作,利用膜對溶質的選擇透過性,實現不同性質溶質的分離。37、電滲析;ED,在電場作用下進行滲析時,溶液中的帶電的溶質粒子(如離子)通過膜而遷移的現象稱為電滲析。38、EDI;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制造技術。39、回收率;指膜系統中給水轉化成為產水或透過液的百分率。40、脫鹽率;通過反滲透膜從系統進水中除去總可溶性的雜質濃度的百分率,或通過納濾膜脫除特定組份如二價離子或有機物的百分數。41、透鹽率;脫鹽率的相反值,它是進水中溶解性的雜質成份透過膜的百分率。滲透液:經過膜系統產生的凈化產水。42、通量;以單位膜面積透過液的流率,通常以每小時每平方米升(l/m2h)或每天每平方英尺加侖表示(gfd)。43、產品水;凈化后的水溶液,為反滲透或納濾系統的產水。44、濃水;透過膜的那部分溶液,如反滲透或納濾系統的濃縮水。二、循環水處理45、循環水;用水來冷卻工藝介質的系統稱作冷卻水系統。46、直流冷卻水系統;冷卻水僅僅通過換熱設備一次,用過后水就被排放掉。47、敞開式循環水;以水冷卻移走工藝介質或換熱設備所散發的熱量,然后利用熱水和空氣直接接觸時將一部分熱水蒸發出去,而使大部分熱水得到冷卻后,再循環使用。48、封閉式循環水系統;又稱為密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此系統中,冷卻水用過后不是馬上排放掉,而是回收再用。49、冷卻塔;是用水作為循環冷卻劑,從一系統中吸收熱量排放至大氣中,以降低水溫的裝置。分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冷卻方式。50、布水器;回水通過布水器均勻分布到填料上。51、填料;回水經過填料形成水膜,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52、收水器;回收部分蒸發水蒸汽中攜帶的液體水。53、循環水量;指循環水系統上冷卻塔的循環水量總和。n50保有水量:循環水系統內所有水容積的總和,等于水池容積及管道和水冷設備內水的容積總和。54、補充水量;用來補充循環水系統中由于蒸發/排污/何飛濺的損失所需的水。55、旁濾水量;從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分流出部分水量按要求進行處理后,再返回系統的水量。56、蒸發水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蒸發損失的水量。57、排污水量;在確定的濃縮倍數條件下,需要從循環冷卻水系統中排放的水量。58、風吹泄露損失水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風吹和泄露損失的水量。59、補充水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補充所損失的水量。60、濃縮倍數;循環冷卻水的含鹽濃度與補充水的含鹽濃度之比值。61、換熱;物體間的熱量交換稱為換熱。循環水換熱有三種基本形式:熱交換、對流換熱、輻射換熱、蒸發換熱。62、導熱;直接接觸的物體各部分之間的熱量傳遞現象叫導熱。63、對流換熱;在流體內,流體之間的熱量傳遞主要由于流體的運動,使熱流中的一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這種熱量傳遞方式叫做對流換熱。64、輻射換熱;高溫物體的部分熱能變為輻射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射到接收物體后,輻射能再轉變為熱能而被吸收,這種電磁波傳遞熱量的方式叫做輻射換熱。65、蒸發換熱;通過水分子蒸發時要帶走汽化潛熱的一種換熱形式。66、冷卻水進出口溫差;冷卻塔入口與水池出口之間水的溫差。67、濕球溫度;是指同等焓值空氣狀態下,空氣中水蒸汽達到飽和時的空氣溫度。68、干球溫度;是溫度計在普通空氣中所測出的溫度,即我們一般天氣預報里常說的氣溫。69、物理清洗;通過水的流速將管道內雜物清洗出管道。70、化學清洗;通過藥劑的作用,使金屬換熱器表面保持清潔及活化狀態,為預膜做準備。71、預膜;即化學轉化膜,是金屬設備和管道表面防護層的一種類型,特別是酸洗和鈍化合格后的管道,可利用預膜的方法加以保護。72、緩蝕劑;抑制或延緩金屬被腐蝕的處理過程。73、阻垢劑;利用化學的或物理的方法,防止換熱設備的受熱面產生沉積物的處理過程。74、氧化性殺菌劑;具有強烈氧化性的殺生劑,通常是一種強氧化劑,對水中的微生物的殺生作用強烈。75、非氧化性殺菌劑;不是以氧化作用殺死微生物,而是以致毒作用于微生物的特殊部位,因而,它不受水中還原物質的影響。76、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為時消毒劑)中氧化能力相當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77、余氯;余氯是指水經過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78、化合性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種,以NHCl2較穩定,殺菌效果好,又叫結合性余氯79、游離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殺菌速度快,殺菌力強,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80、正磷;磷酸鹽中的+5價的磷。81、有機磷;是含碳-磷鍵的化合物或含有機基團的磷酸衍生物。82、總鐵;各種存在狀態的鐵,包含所以鐵元素。83、總鋅;各種存在狀態的鋅,就是包含所有鋅元素的。84、藥劑停留時間;藥劑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的有效時間。85、結垢;水中溶解的鈣、鎂碳酸氫鹽受熱分解,析出白色沉淀物,漸漸積累附著在容器上(公眾號:泵管家),叫結垢。86、腐蝕;指(包括金屬和非金屬)在周圍介質(水,空氣,酸,堿,鹽,溶劑等)作用下產生損耗與破壞的過程。87、生物粘泥;由微生物及其產生的粘液,與其他有機和無機雜質混在一起,粘著在物體表面的粘滯性物質。三、污水處理88、生活污水;主要是人類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廚房用水、洗滌用水和衛生間用水所產生的排放水,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89、市政污水;排入城鎮污水系統的污水的統稱。載合流制排水系統中,還包括生產廢水和截留的雨水。市政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網匯集并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90、工業廢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污水和廢液,其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和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91、COD;化學需氧量,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COD。92、BOD;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93、BC比;表示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程度,0.1-0.25難生化,0.25-0.5可生化,>0.5易生化。94、TOC;指水體中溶解性和懸浮性有機物含碳的總量,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單位為ppm或ppb。95、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96、有機氮;與碳結合的含氮物質的總稱,如蛋白質、氨基酸、酰胺、尿素等。97、凱氏氮;TKN,是指以基耶達(Kjeldahl)法測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條件下能轉化為銨鹽而被測定的有機氮化合物。98、硝態氮;NOxˉ,是指硝酸鹽中所含有的氮元素。硝酸跟與亞硝酸根只和。99、總氮;TN,是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100、總磷;TP,水樣經消解后將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后測定的結果,以每升水樣含磷毫克數計量。101、次磷;以H2PO2ˉ形式存在的磷酸鹽,正常化學除磷去除不了,需要轉化為硫酸根才能去除。102、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質或膠狀物質所呈現的類黃色乃至黃褐色的程度。103、格柵;用于去除水中漂浮物。104、初沉池;又稱一沉池,污水處理中用于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的構筑物。105、調節池;用以調節進、出水流量的構筑物。主要起對水量和水質的調節作用,以及對污水pH值、水溫,有預曝氣的調節作用,還可用作事故排水。106、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處理過程中所需構筑物的一種,在處理化工、石化等一些工廠所排放的高濃度廢水時,一般都會設置事故池。107、隔油池;利用廢水中懸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而達到分離的目的。108、氣浮;在水中產生大量的微細氣泡,使空氣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形式附著在懸浮物顆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狀態,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從而實現固-液分離。109、生化池;生化處理中細菌代謝所處的場池子。110、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離,使混合液澄清、濃縮和回流活性污泥。111、平流式沉淀池;池體平面為矩形,進口和出口分設在池長的兩端。112、豎流式沉淀池;又稱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廢水豎向流動的沉淀池。池體平面圖形為圓形或方形,水由設在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進入池內。通過污泥自身重量沉淀。113、幅流式沉淀池;廢水自池中心進水管進入池,沿半徑方向向池周緩緩流動。懸浮物在流動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進入污泥斗,澄清水從池周溢流出水渠。114、污泥池;一般是用于盛放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的池子。115、監測池;又稱清水池,用于盛放處理過的污水。116、凝聚;膠體失去穩定性的過程。俗稱膠體脫穩。117、絮凝;脫穩膠體互相聚結成大顆粒絮體的過程。118、混凝;通過脫穩、絮凝形成大顆粒的絮凝物的兩個階段的整個過程。凝聚和絮凝的總稱119、新陳代謝;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自我更新過程叫做新陳代謝。新陳代謝包括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謝(異化作用)。120、菌膠團;有些細菌由于其遺傳特性決定,細菌之間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個公共莢膜包圍形成一定形狀的細菌集團,叫做菌膠團。121、絲狀菌;結構為絲狀的一類細菌。菌膠團的骨架。122、自養菌;以無機碳源為碳源的細菌123、異養菌;以有機碳源為碳源的細菌124、厭氧環境;理論上厭氧是指沒有分子氧,也沒有硝態氮。但是實際工作中不可能達到。工程上DO<0.2為厭氧,,125、好氧環境;既有溶解氧又有硝態氮。工程上DO>0.5以上為好氧。126、缺氧環境;是指沒有分子氧有硝態氮。工程上DO在0.2——0.5為缺氧。127、活性污泥法;通過菌膠團的吸附,代謝,泥水分離來實現的一直污水處理方法。128、生物膜法;利用附著生長于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129、水力停留時間;簡寫作HRT,水處理工藝名詞,水力停留時間是指待處理污水在反應器內的平均停留時間,也就是污水與生物反應器內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應時間。130、泥齡;指曝氣池中微生物細胞的平均停留時間。對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齡就是曝氣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時間(以天計)。131、SV;30分鐘沉降比,是指將混勻的曝氣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進1000ml量筒中至滿刻度,靜置沉淀30分鐘后,則沉淀污泥與所取混合液之體積比為污泥沉降比(%),又稱污泥沉降體積(SV30)以mL/L表示。因為污泥沉降30分鐘后,一般可達到或接近較大密度,所以普遍以此時間作為該指標測定的標準時間。132、MLSS;污泥濃度,1升曝氣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133、MLVSS;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濃度,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機性固體物質部分的濃度。134、RSS;回流污泥的污泥濃度。135、SVI;污泥體積指數,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標。指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靜沉后,相應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積(以mL計),即:SVI=混合液30min靜沉后污泥容積(mL)/污泥干重(g),即SVI=SV30/MLSS。136、內回流比;硝化液回流的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符號為r。137、外回流比;又稱污泥回流比,回流污泥的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符號為R。138、接種;向生化處理的系統中投加活性污泥或者顆粒污泥的過程。139、馴化;為使已培養成熟的糞便污水活性污泥逐步具有處理特定工業廢水的能力的轉化過程。140、有機負荷;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141、容積負荷;單位曝氣池容積,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去除的污染物重量。142、沖擊負荷;在污水處理運行當中,污泥量一般都會保持在一定水平,反應器(曝氣池、厭氧反應器等)容積當然也不會發生變化。但是如果進水水質發生很大變化(COD飆升或大幅下降),就會使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發生很大變化,對污泥微生物帶來影響,就是所謂的沖擊負荷。143、ORP;氧化還原電位,是水溶液氧化還原能力的測量指標,其單位是mV。144、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里氧氣的毫克數表示。145、曝氣;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于將空氣中的氧溶解于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146、充氧率;在廢水處理中,曝氣器對液體供氧的能力稱為充氧能力,以kg/(m3˙h)計[10℃或20℃,101.3kPa)。每千瓦小時內液體的充氧能力稱為充氧效率。147、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均勻地推進流動,廢水從池首端進入,從池尾端流出,前段液流與后段液流不發生混合。148、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它的主要特征是在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149、鏡檢;顯微鏡檢查的簡稱。就是將待檢標本取樣、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分析、判斷。150、原生生物;原生動物是動物界中較低等的一類真核單細胞動物,個體由單個細胞組成。151、后生生物;除原生動物外所有其他動物的總稱(后生動物亞界)。152、非絲狀菌膨脹;由于菌膠團細菌體內大量累積高粘性物質(如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脫氧核糖等形成的多類糖)而引起的非絲狀菌性膨脹。153、絲狀菌膨脹;由于活性污泥中大量絲狀菌的繁殖而引起的污泥絲狀菌膨脹。154、過氧化;微生物在氧氣充足而營養不足也就是污水中碳源等不足時自身繼續氧化反應。155、外源呼吸;在正常情況下,微生物利用外界供給的能源進行呼吸代謝叫外源性呼吸。156、內源呼吸;如果外界沒有供給能源,而是利用自身內部儲存的能源物質進行呼吸代謝叫做內源呼吸。157、老化;因為泥齡過長、長時間低負荷或者過氧化導致的污泥解體現象。158、剩余污泥;是指活性污泥系統中從二次沉淀池(或沉淀區)排出系統外的活性污泥。159、氨化;是指含氮有機物如蛋白質、尿素等微生物分解而轉變為氨的過程。160、硝化;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為硝酸的過程。161、反硝化;指細菌將硝酸鹽(NO3?)中的氮(N)通過一系列中間產物(NO2?、NO、N2O)還原為氮氣(N2)的生物化學過程。162、短程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是指NH3生成亞硝酸根,不再生產硝酸根;而由亞硝酸根直接生成N2,稱為短程反硝化。163、同步硝化反硝化;硝化和反硝化反應往往發生在同樣的處理條件及同一處理空間內,因此,這些現象被稱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164、厭氧氨氧化;即在缺氧條件下由厭氧氨氧化菌利用亞硝酸鹽為電子受體,將氨氮氧化為氮氣的生物反應過程。165、折點加氯;廢水中的NH3-N可在適當之pH值,利用氯系的氧化劑(如Cl2、NaOCl)使之氧化成氯胺(NH2Cl、NHCl2、NCl3)之后,再氧化分解成N2氣體而達脫除之目的。166、鳥糞石法;利用水中的鎂離子、銨根離子、磷酸鹽形成磷酸銨鎂沉淀來去除氨氮及總磷的方法。167、生物除磷;利用聚磷菌的過量吸磷特性來實現磷的去除的過程。168、化學除磷;利用磷酸根與某些金屬離子形成沉淀的原理來去除磷的過程。169、氣化除磷;磷酸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磷化氫的過程。170、污泥干化;通過滲濾或蒸發等作用,從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過程。171、厭氧反應器;為厭氧處理技術而設置的專門反應器。172、厭氧顆粒污泥;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及其類似的反應器產生的顆粒狀污泥,中空接近圓形,主要由無機沉淀物和胞外聚多糖構成,多種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可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污染物。173、好氧顆粒污泥;是通過微生物在好氧環境下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顆粒狀活性污泥。174、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用膜來替代二沉池。175、高級氧化;通過產生羥基自由基來對污水中不能被普通氧化劑氧化的污染物進行氧化降解的過程。176、羥基自由基;是一種重要的活性氧,從分子式上看是由氫氧根(OH-)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羥基自由基具有極強的得電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電位2.8v。是自然界中僅次于氟的氧化劑。177、蒸發結晶;加熱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叫蒸發結晶。178、噬鹽菌;指具有特定的生理結構的,只在含鹽環境中才能存活的一類細菌微生物。179、中水回用;就是把生活污水(或城市污水)或工業廢水經過深度技術處理,去除各種雜質,去除污染水體的有毒、有害物質及某些重金屬離子,進而消毒滅菌,其水體無色、無味、水質清澈透明,且達到或好于國家規定的雜用水標準(或相關規定),廣泛應用于企業生產或居民生活。180、零排放;指工業水經過重復使用后,將這部分含鹽量和污染物高濃縮成廢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或者使用壓濾機過濾出不溶于水的物質后循環使用,無任何廢液排出工廠。

more

2024-10

21

活性污泥發白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污泥發白是污水處理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對污水處理效果和污泥處理設備運行產生不良影響。產生的原因有,缺少營養,絲狀菌或固著型纖毛蟲大量繁殖,菌膠團生長不良;pH值高或過低,引起絲狀菌大量生長,污泥松散,體積偏大。污泥發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營養。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需要充足的養分來維持其生命活動。若進水中營養不足,會導致微生物生長不良,從而使污泥顏色變白。具體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1.碳源不足:碳源是微生物生長的重要營養物質,若進水中碳源不足,微生物無法正常生長,導致污泥發白。2.氮、磷等營養元素不足:氮、磷等營養元素對微生物的生長也具有重要作用。若進水中氮、磷等元素不足,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進而使污泥發白。絲狀菌或固著型纖毛蟲大量繁殖。絲狀菌或固著型纖毛蟲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會大量繁殖,導致污泥結構松散,顏色變白。1.絲狀菌大量繁殖:絲狀菌具有較長的菌絲,容易纏繞成團,使污泥結構變得松散。當絲狀菌大量繁殖時,污泥顏色會逐漸變白。2.固著型纖毛蟲大量繁殖:固著型纖毛蟲在污泥表面形成生物膜,使污泥失去原有結構,導致顏色變白。菌膠團生長不良。菌膠團是污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吸附、降解污染物的作用。若菌膠團生長不良,會導致污泥顏色發白。原因如下:1.菌膠團數量減少:菌膠團數量減少,使污泥失去吸附、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從而導致顏色變白。2.菌膠團結構松散:菌膠團結構松散,使其吸附、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導致污泥顏色發白。pH值高或過低。pH值對污泥的生長有很大影響。當pH值高或過低時,會引起絲狀菌大量生長,導致污泥松散,體積偏大,顏色發白。具體原因如下:1.pH值過高:當pH值超過9時,絲狀菌大量繁殖,污泥結構松散,顏色變白。2.pH值過低:當pH值低于5時,微生物生長受到抑制,菌膠團數量減少,污泥顏色發白。解決方法為按營養配比調整進水負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數日污泥顏色可以恢復;調整進水pH值,保持曝氣池pH值在6-8之間,長期保持pH值范圍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脹。針對污泥發白的原因,調整進水負荷和營養配比,使微生物獲得充足的營養。1.增加碳源:提高進水中碳源含量,如添加葡萄糖、甲醇等,以滿足微生物生長需求。2.調整氮、磷比例:根據實際水質情況,調整進水中氮、磷比例,保證微生物生長所需營養。氨氮滴加量調整。適當增加氨氮滴加量,有助于改善污泥顏色。1.監測進水氨氮濃度:根據進水氨氮濃度,調整氨氮滴加量。2.保持數日污泥顏色:調整氨氮滴加量后,觀察污泥顏色變化,保持數日污泥顏色可以恢復正常。調整進水pH值、保持曝氣池pH值在6-8之間,有利于微生物生長,防止污泥膨脹。1.監測進水pH值:定期檢測進水pH值,發現異常及時調整。2.調整曝氣池pH值:通過投加酸堿物質,調整曝氣池pH值,使其保持在6-8之間。污泥發白是污水處理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通過分析產生原因,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污泥顏色。在實際操作中,應注意調整進水負荷、營養配比、氨氮滴加量和pH值,以保證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more

2024-10

21

常用污水處理設備維護管理、安全操作、保養知識

1、粗、細格柵除污機(a)、維護管理a)定時清除格柵所截柵渣。加強汛期巡視,增加除污次數,保證水流暢通。b)格柵除污機工作時,監視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故障應立即停車檢修。c)格柵前遇到大塊雜物及漂浮物,及時清撈,以防損壞除污機部件。d)每次除污機維護、檢修工作完畢后及時清理格柵機內外衛生,保持干凈。(b)、安全操作a)除污機、螺旋輸送機、壓渣機保養、檢修后,檢查設備是否具備開機條件。b)除污機、螺旋輸送機、壓渣機被硬物卡住或垃圾纏繞時,必須停機后進行處理。c)檢修除污機或人工清撈柵渣時注意安全,并有有效的監護。(c)、維護保養a)保持除污機及其周圍清潔。b)細格柵每天清理后墻板,集渣口纖維性垃圾一次。c)發現除污機的傳動鏈瓣有斷裂現象等,立即更換。d)除污機、螺旋輸送機、壓渣機按計劃定期檢修。2、進水區、出水區設備(a)、設備管理a)必須嚴格執行巡視檢查制度,并符合下列規定:①注意觀察各種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穩定。②軸承溫升不得超過環境溫度35℃,較高溫度不得超過75℃。③機械填料壓蓋處不得有發熱異常情況,定期檢查油脂泵或自動加油裝置的工作情況,以水潤滑的填料,滴水不成線。④潛水泵機組不得有異常噪音或震動。⑤集水池水位保持正常,檢修時不得利用水泵在較低工作水位以下運行水泵,抽排剩水。(b)提升泵站的設備應保持良好狀態。b)保持泵站的清潔衛生,各種使用工具擺放整齊。及時清除泵體、閘閥、管道的堵塞物。池內漂浮物及時打撈,防止吸入泵體引起堵塞。c)泵房的集水池一般每年至少清理一次,同時進行相關設備檢修。d)對軟啟動器及其他附屬設備的管理等可按變配電站內容執行。(b)、安全操作a)當泵房突然斷電或設備發生重大事故時,及時處理,并及時向污水廠主管部門報告,不得擅自接通電源或修理設備。b)清理泵房集水池時,特別注意防中毒,事先制定操作方案,開具下井作業工作票,并符合相應規程。c)維護、檢修人員在水泵開啟至運行穩定后,交付運行人員并確認后方可離開。d)嚴禁頻繁啟動水泵,每小時啟動不得超過3次。f)泵運行中發現下列情況時,立即停機。①控制信號突然異常或中斷。②突然發生異常聲響及振動。③油室軸承溫度過高。④壓力表、電流表的顯示值過高或過低。⑤機房管線、閥門發生大量漏水。⑥電機發生嚴重故障。(c)、維護保養a)每半年檢查、調整、更換水泵機械密封、潤滑油一次。b)定期檢修集水池浮球液位計及轉換裝置。(d)、技術指標有備用設備時,工作設備的完好率達到100%;泵房設備的綜合完好率應達到95%以上。3、曝氣沉砂池(a)、運行與設備管理a)操作人員根據水量的變化,調節沉砂池進水閥門,保持沉砂池進水符合設計流速。b)沉砂池的吸砂泵,應根據水量的變化進行操作,不得隨意停止運行。c)沉砂池根據積砂量定時排砂,積砂高度不得超過設計高度。d)操作吸砂機符合下列規定:①吸砂機械每日至少運行1次(見吸砂機運行規定,附后),操作人員現場室外監視。②吸砂機械工作完畢,將其恢復到待工作狀態。e)沉砂池上的電氣設備做好防潮濕、抗腐蝕處理。f)沉砂池每運行2年,徹底清池檢修一次。(b)、安全操作a)吸砂機運行時觀察每臺吸砂泵出水工況。b)吸砂機械工作完畢后,必須將吸砂機、砂水分離器檢查一遍。(c)、維護保養a)吸砂機械的限位裝置每月調整一次。b)保持排砂管、排水渠、砂水分離器暢通。c)保持沉砂池及柵渣壓實機,砂水分離器周圍的環境衛生。4、一體化生物反應池(a)、設備管理(1)確保進水閘門正常運行,調整啟閉限位裝置,統一開啟度,使各池均勻配水。(2)積極配合污水廠工藝技術部的工藝控制的有關工作。(3)經常觀察推進器運轉是否正常。推進水花是否良好。(4)在反應池沉淀時間內,觀察曝氣管、曝氣頭有無漏氣現象,如有大量漏氣,即時申報搶修曝氣管線。在反應池曝氣時間內,檢查曝氣量大小,布氣是否均勻,如異常,視情況申請安排檢修曝氣設備。(5)經常檢查內回流泵運轉是否正常。(6)當冬季氣溫較低時,區域內所有水管做好保溫工作。(7)及時清撈曝氣池各池內及進水渠垃圾雜物。(b)、安全操作(1)曝氣頭組件安裝時緊固用力適當,不可過大或過小,曝氣管接頭兩端緊固。(2)潛水推進器在無水狀態下不得送電運行,葉片不得被異物堵塞。(3)內循環泵及所有電動閥門嚴禁頻繁啟動,每小時不超過5次。(c)、維護保養(1)除正常計劃檢修外,每3年放空、清理曝氣池一次,同時檢修曝氣裝置(包括曝氣頭、曝氣管、潛水推進器、內循環泵等系列設備)。(2)空氣閘閥、曝氣設備、空氣管道、進水閘門、潛水推進器、內循環泵等反應池內設備,定期按污水廠計劃進行維護保養。(d)、技術指標(1)曝氣池各類設備完好率大于95%。(2)曝氣設備、內循環泵、潛水推進器的機械效率滿足生產,并且效率大于95%。5、鼓風機房(a)、設備管理(1)鼓風機的電機、聯軸器、地腳螺栓及水冷卻系統發生不正常現象時,立即采取措施,確保鼓風機不發生故障。(2)停運的鼓風機應關閉進、出氣閥,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3)風機房內保持清潔,嚴禁有任何物品。(4)及時清理鼓風機空氣過濾器。(5)按運行時數及時更換鼓風機潤滑油。(6)鼓風機在運行中,設備巡視人員注意觀察鼓風機及電機的溫度、油壓、風量、電流、電壓,進風口差壓,水冷卻系統等。(b)、安全操作(1)清掃鼓風機房、鼓風機濾網,必須在停機的情況下進行,并采取相應的防塵措施。(2)巡檢人員在設備間巡視或工作時,偏離聯軸器。(3)經常檢查冷卻、潤滑系統是否通暢,溫度、壓力、流量是否滿足要求。(4)發現鼓風機及電機的溫度、水冷系統、油壓、風量、電流、電壓,進風口差壓異常、特別是聯軸器彈性片有開裂跡象時,立即通知運行人員停機待查。(5)進入鼓風機房時應帶好耳塞。(c)、維護和保養(1)通風廊道、每月檢查一次。(2)總進風簾式過濾器的濾料定期更換。(3)油冷卻器、潤滑系統的設備及設施定期吸塵、清理、檢修。(4)潤滑油定期采樣化驗,如超標立即更換。6、二沉池,絮凝沉淀池,污泥回流井(a)、設備管理(1)定時檢查閥門井內設備工況,井內有無積水。(2)檢查橋式行車運行情況。(3)檢查刮渣板刮渣情況及出渣口是否暢通。(4)檢查虹吸回流是否正常,回流井內回流閥開度是否合適。(5)池面浮渣,出水堰上綠苔及時清理,保持池面衛生。(6)橋式行車,污泥回流泵,污泥外排泵,各管線閥門定期維護保養。(b)、安全操作(1)巡視檢查回流井,二沉池,絮凝沉淀池時注意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2)巡視過程中,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確保人身安全,防止氣體中毒等事故發。(3)巡視過程中出現問題應填寫好記錄,并及時上報解決。(c)、維護保養電器、設備按照設備維護周期定期檢修保養。7、絮凝攪拌池、儲泥池、脫水機房(a)、設備管理(1)每2小時巡視一遍,檢查各設備工況。停用期間每周二,五檢查一次。(2)發現設備有異常振動、噪聲、氣味、軸承及傳動件溫升過高時及時通知運行人員停機,做進一步檢查。(3)每次維護檢修工作完畢,立即將設備與現場清理干凈。(4)檢修時搗出的污泥運到指定的地點填埋、放出的污水回流到進水泵房前池中。(5)放出的廢油必須按規定存放或利用,不得排入污水管道內。(b)、安全操作(1)污泥濃縮機、離心機、污泥輸送泵在運行中,隨時檢查設備工作情況,及時維護與小修。(2)在料倉頂部、污泥攪拌罐上平臺、污泥輸送泵進行設備維護、檢修工作時,特別要注意人身安全,必須安排監護人員。(3)污泥濃縮機、離心機、污泥輸送泵等設備因故障停機維修時,必須在設備主控電源上懸掛警示牌,防止誤操作、發生觸電事故。維修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4)加藥攪拌設備運行時嚴格控制加藥量。并做好防滑,防腐蝕等個人防護。(5)加藥管線應定期用清水沖洗管道,防止藥劑堵塞管道。(c)、維護保養(1)污泥進料、出料泵,投藥泵停用后,必須進行保養一次。(2)沖洗,濾筒的噴嘴和集水槽經常清洗或疏通或更換噴咀、高壓水管。(3)定期檢查和維修空壓機和氣壓系統。(4)定期檢修污泥濃縮罐。(5)各種機械設備及時潤滑。(6)共用水的恒壓變頻供水系統每季度檢修一次。污水處理廠設備巡視管理設備巡視檢查是為了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以便及時發現設備隱患,監視設備運行動態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制度,嚴肅認真按規定的路線進行。正常巡視檢查每2小時一次。(夜班一般采用關燈檢查)。(1)、正常巡查巡查內容:1)檢查注油設備(包括管套、主體)的油面高度是否正常,油色透明不應發黑,外殼無滲、漏油現象。2)軟導線無松股、斷股、過緊、松弛等現象,閘刀的觸頭,接頭不發熱。3)瓷瓶、瓷套等瓷質材料表面清潔,無破損、裂紋、放電閃絡和嚴重電暈等異常現象。4)變壓器、變流器、壓變、電抗器等聲音,溫度正常。防爆膜完好。5)油開關的分合指示位置正確。開關內部無異常聲音,防爆管無噴油。操作箱門、高壓開關柜網門關閉嚴密。6)避雷器、接地裝置(包括記錄器)完整良好。7)電力電容器外殼無變形,內部無異聲,各連接處良好。8)電力電纜終端盒無滲油,放電現象,瀝青無鼓起外溢現象。9)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是否正常接點位置,接線端子有無燒紅、斷線,壓板位置是否與要求的位置一致,指示燈的指示位置是否正確。10)繼保與自動裝置的位置相一致,接觸是否良好。11)繼電器及二次接線有無異常聲響,火花和焦臭味。(2)、特殊巡視檢查有針對性地檢查1)發生了事故的設備,除了事故設備以外,在電氣上或安裝地點與其有關的其它設備也要檢查。2)過載、過熱、有異常聲響,異常振動等不正常情況的設備,以及帶嚴重缺陷運行的設備。3)氣候發生異常的急劇變化會有影響的設備(雷雨、冰雹、臺風、冰凍等)。4)新投入運行的設備或經重大改造后投入運行的設備。5)節日前和節日期間以及有重大事件的檢查。特殊檢查:1)嚴寒季節重點檢查充油的油面是否過低,有無假油面,導線是否連接緊固。2)高溫季節重點檢查充油面是否過高,變壓器等油溫有否超過規定,導線接頭有無發熱、溶化現象。冷卻裝置工作是否正常。3)大風前,檢查和處理戶外設備有無嚴重松動,連接固定有無異常情況。4)大雨時,檢查配電間、儀表控制室的門窗、屋頂、墻壁有無漏雨、滲水等情況。檢查各接線盒漏水情況。5)雷擊后,檢查避雷器、瓷瓶、瓷套有無閃絡痕跡,檢查避雷器的動作情況。6)霧天、霜凍季節和污穢區域,檢查設備瓷質絕緣部分的污穢程度,設備的瓷絕緣有無放電,電暈等異常現象。7)高峰負荷期間重點檢查出線(電動機)及主變負荷有否超過額定值,檢查設備有無過載引起的發熱。8)事故后除按事故處理規定要檢查保護動作情況及事故設備情況外,還應對事故有影響的設備進行檢查,如導線有無燒傷,斷股,設備有無損壞,有無噴油,瓷瓶有無閃絡,斷裂現象。9)巡視員可單獨巡檢設備,但不得進行其它無關工作,不準觸動操作機構,不準打開繼電器蓋子等進行檢查。(3)、一體化反應池出水水質與設備工況巡視制度當班人員巡視前,需向上班人員了解出水水質與設備工況,對易跑泥單元格及故障設備重點巡視,其它設備例行巡視。巡視內容:1)、生化池內情況:(1)各池面漂浮物及時清理。(2)厭氧池,缺氧池內潛水推進器推進水花是否均勻。(3)曝氣池內曝氣量大小合適。無偏曝氣,無曝氣區域。(4)根據現場情況,調整到合適的曝氣量,保證正常范圍內的溶解氧。2)、進水電動閘門,空氣閘閥(1)觀察電動頭、絲桿和閘門或閥門是否完好,齒輪箱有無漏油,轉換開關是否置于遠程自動狀態;(2)在其現場控制運行狀態時,觀察其運行情況(聲音、振動、溫度、潤滑等);空氣閘閥關閉不嚴、進水閘門啟閉不暢時立刻通知搶修;(3)觀察電氣線路和接地線是否完好,保護軟管、絕緣保護層有無破損,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管理人員;3).曝氣器、水下攪拌器、內循環水泵(1)在一體化反應池曝氣過程中,觀察曝氣是否均勻,判斷曝氣頭運行狀況;(2)觀察水下攪拌器的電源電纜的外觀和接頭情況,起吊用鋼絲繩固定情況。(3)在泵,推進器運行時,觀察電機運轉是否正常(聲音、溫度、振動、流量等)。(4)觀察現場控制箱有無缺少零件,箱門是否關閉好,電纜、接地線等是否完好;4).管道(空氣管、污泥管、上水管)(1)檢查各管道密封情況,有無泄漏或損傷;(2)觀察管道油漆及防腐層保溫層情況。巡視制度1)、池面巡視工作不間斷每2小時全廠設備巡檢一次,吃飯時間內部協調頂崗;2)、所有異常情況全部及時記錄,及時上報;3)、當生化池水質異常時,追查4小時前當班巡視人員責任;5)、聽從工藝調度人員的指導與調度.

more

2024-10

08

水處理專 業名稱,你知道多少?

水處理專業名詞,涉及化學水處理、循環水處理、污水處理等水處理領域,你知道多少?1.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殼表面,暴露于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亦稱“陸地水”。2.地下水:是貯存于包氣帶(包氣帶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潛水面以上的地質介質)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巖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存在于地殼巖石裂縫或土壤空隙中。3.原水:是指采集于自然界,包括并不僅限于地下水,水庫水等自然界中能見到的水源的水,未經過任何人工的凈化處理。4.總堿度:水中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這類物質包括強堿、弱堿、強堿弱酸鹽等。5.酚酞堿度:就是用酚酞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8.2~8.4)。6.甲基橙堿度:就是以甲基橙作指示劑所測得的堿度(滴定終點pH=3.1~4.4)。7.總酸度:酸度指水中能與強堿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的總量,包括:無機酸、有機酸、強酸弱堿鹽等。。。8.總硬度:在一般天然水中,主要是Ca2+和Mg2+,其它離子含量很少,通常以水中Ca2+和Mg2+的總含量稱為水的總硬度。9.暫時硬度:由于水中含有Ca(HCO3)2和Mg(HCO3)2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這種硬度稱為碳酸鹽硬度,亦稱暫時硬度。10.永久硬度:由于,水中含CaSO4(CaCl2)和MgSO4(MgCl2)等鹽類物質而形成的硬度,經煮沸后也不能去除,這種硬度稱為非碳酸鹽硬度,亦稱永久硬度。11.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12.脫鹽水:是指水中鹽類(主要是溶于水的強電解質)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10.0μs/cm,電阻率(25℃)0.1-1000000Ω.cm,含鹽量為1.5mg/L。13.純水:是指水中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如SiO2、C0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0.1μs/cm,電阻率1.0--1000000Ω.cm。含鹽量<1mg/l。14.超純水:是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完全去除,同時不離解的氣體、膠體以及有機物質(包括細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O.1—0.055μs/cm,電阻率(25℃)>10×1000000Ω.cm,含鹽量<0.1mg/l。理想純水(理論上)電導率為0.05μs/cm,電阻率(25℃)為18.3×1000000μs/cm。15.除氧水:也稱脫氧水,脫除水中的溶解氧,一般用于鍋爐用水。16.微濾:MF又稱微孔過濾,屬于精密過濾。微濾能夠過濾掉溶液中的微米級或納米級的微粒和細菌。17.超濾:UF,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之一。以大分子與小分子分離為目的,膜孔徑在20-1000A°之間。18.納濾:NF,是一種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19.滲透:滲透是水分子經半透膜擴散的現象。它由高水分子區域(即,低濃度溶液)滲入低水分子區域(即,高濃度溶液)。20.滲透壓:對于兩側水溶液濃度不同的半透膜,為了阻止水從低濃度一側滲透到高濃度一側而在高濃度一側施加的較小額外壓強稱為滲透壓。21.反滲透:RO,反滲透就是通過人工加壓將水從濃溶液中壓到低濃度溶液中,RO反滲透膜孔徑小至納米級,在一定的壓力下水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22.產品水:凈化后的水溶液,為反滲透或納濾系統的產水。23.濃水:透過膜的那部分溶液,如反滲透或納濾系統的濃縮水。24.循環水:用水來冷卻工藝介質的系統稱作冷卻水系統。25.直流冷卻水系統:冷卻水僅僅通過換熱設備一次,用過后水就被排放掉。26.敞開式循環水:以水冷卻移走工藝介質或換熱設備所散發的熱量,然后,利用熱水和空氣直接接觸時將一部分熱水蒸發出去,而使大部分熱水得到冷卻后,再循環使用。27.封閉式循環水系統:又稱為密閉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此系統中,冷卻水用過后不是馬上排放掉,而是回收再用。28.冷卻塔:是用水作為循環冷卻劑,從一系統中吸收熱量排放至大氣中,以降低水溫的裝置。分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冷卻方式。29.布水器:回水通過布水器均勻分布到填料上。30.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為時消毒劑)中氧化能力相當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31.余氯:余氯是指水經過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32.化合性氯:指水中氯與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種,以NHCl2較穩定,殺菌效果好,又叫結合性余氯。33.游離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殺菌速度快,殺菌力強,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34.正磷:磷酸鹽中的+5價的磷。35.有機磷:是含碳-磷鍵的化合物或含有機基團的磷酸衍生物。36.總鐵:各種存在狀態的鐵,包含:所以鐵元素。37.總鋅:各種存在狀態的鋅,就是包含所有鋅元素的。38.藥劑停留時間:藥劑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的有效時間。39.結垢:水中溶解的鈣、鎂碳酸氫鹽受熱分解,析出白色沉淀物,漸漸積累附著在容器上,叫結垢。40.COD:化學需氧量,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樣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通常記為COD。41.BOD:地面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量,稱生化需氧量,通常記為BOD,常用單位為毫克/升。42.BC比:表示水中污染物的可生化程度,0.1-0.25難生化,0.25-0.5可生化,>0.5易生化。43.TOC:指水體中溶解性和懸浮性有機物含碳的總量,反映水中氧化的有機化合物的含量,單位為ppm或ppb。44.腐蝕:指(包括:金屬和非金屬)在周圍介質(水,空氣,酸,堿,鹽,溶劑等。。。)作用下產生損耗與破壞的過程。45.生物粘泥:由微生物及其產生的粘液,與其他有機和無機雜質混在一起,粘著在物體表面的粘滯性物質。46.填料:回水經過填料形成水膜,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47.收水器:回收部分蒸發水蒸汽中攜帶的液體水。48.循環水量:指循環水系統上冷卻塔的循環水量總和。n50保有水量:循環水系統內所有水容積的總和,等于水池容積及管道和水冷設備內水的容積總和。49.補充水量:用來補充循環水系統中由于蒸發/排污/何飛濺的損失所需的水。50.旁濾水量:從循環冷卻水系統中分流出部分水量按要求進行處理后,再返回系統的水量。51.蒸發水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蒸發損失的水量。52.排污水量:在確定的濃縮倍數條件下,需要從循環冷卻水系統中排放的水量。53.風吹泄露損失水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風吹和泄露損失的水量。54.補充水量:循環冷卻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補充所損失的水量。55.濃縮倍數:循環冷卻水的含鹽濃度與補充水的含鹽濃度之比值。56.滲析:又稱透析。一種以濃度差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操作,利用膜對溶質的選擇透過性,實現不同性質溶質的分離。57.電滲析:ED,在電場作用下進行滲析時,溶液中的帶電的溶質粒子(如,離子)通過膜而遷移的現象稱為電滲析。58.EDI: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制造技術。59.氣浮:在水中產生大量的微細氣泡,使空氣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氣泡形式附著在懸浮物顆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狀態,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從而實現固-液分離。60.生化池:生化處理中細菌代謝所處的場池子。

more

2024-10

08

秋末冬初,污水處理廠需要注意什么?

一、環境溫度的變化微生物會在生長代謝的過程中逐漸適應周圍環境的溫度,但這一適應過程通常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南方城市季節過渡不明顯,但是北方在秋雨過后,環境溫度突然降低的情況下,微生物很難在短期內輕易適應。因此,污水處理廠根據往年氣溫變化規律,應提前做好相應預案,在秋季氣溫剛開始下降時,緩慢地進行活性污泥的置換,穩步提高微生物對低溫天氣的適應性,該操作較好能在10月底完成,確保生化系統的穩定運行。二、進水水質的變化這個時期,生化系統從水量大,水質低的夏季,進入了水量少,水質升高的秋季,更需要污水處理廠管理人員密切關注污水中各營養組分的含量,尤其是北方11月初需要供暖,供暖設備的清洗會短期產生大量pH過高或過低的污水流入下水管道,容易對城市污水處理生化系統造成沖擊。根據常年的污水處理運營經驗,要提前備好藥劑及加藥設備,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三、污泥泥齡的控制秋冬季節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較低,因此大多會選擇提高污泥濃度來保持活性,每個地區污泥濃度的控制各有不同。污水處理廠管理人員應該在10月底之前,把污泥濃度提高到往年的正常范圍,如果短時間內通過不脫泥或者少脫泥來實現污泥濃度的提升,會使微生物生長時間過長,從而會引起污泥過度老化,終導致產生生物泡沫或者污泥膨脹。因此,污水廠工作人員應該從現在開始,逐步減少排泥量,保證剩余污泥的穩定排放,在保證污泥穩定排放的前提下,采用一些較為緩和的措施來控制污泥泥齡,這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工藝調整過程。

more

2024-09

28

PAC和PAM

1.混凝劑?混凝是指水中膠體顆粒及微小懸浮物的聚集過程,在混凝過程中能起絮凝和凝聚的作用物質稱為混凝劑。混凝劑主要用于生活飲用水的凈化和工業廢水,特殊水質的處理(如含油污水,印染造紙污水、冶煉污水,含放射性特質,含Pb,Cr等毒性重金屬和含F污水等)混凝劑的種類有不少于200-300種。分類:1)無機復合聚合物混凝劑:混凝劑的未來發展方向:聚合硫酸鋁鐵(PFAS)、聚合氯化鋁鐵(PFAC)、聚合硫酸氯化鐵(PFSC)、聚合硫酸氯化鋁(PASC)、聚合鋁硅(PASi)、聚合鐵硅(PFSi)、聚合硅酸鋁(PSA)、聚合硅酸鐵(PSF)2)無機-有機復合:聚合鋁/鐵-聚丙烯酰胺、聚合鋁/鐵-甲殼素、聚合鋁/鐵-天然有機高分子、聚合鋁/鐵-其它合成有機高分子3)有機高分子絮凝劑:陽離子有機化合物A.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劑:無毒易降解,如甲殼素等B.多功能絮凝劑:絮凝、緩蝕阻垢、殺菌滅藻C.微生物絮凝劑2.助凝劑?助凝劑可以參加混凝,也可不參加混凝。通俗的講,在某一特定的水處理工藝中,凡是不能單獨作混凝劑但可以與混凝劑配合使用而提高或改善凝聚和絮凝效果的化學藥劑均可稱為助凝劑。由于原水水質千差萬別,沒有一種混凝劑是在任何水質條件下都適用的萬能藥劑,因此,無論是混凝劑還是助凝劑,都需要根據所要處理的原水水質情況和所要達到的處理后水質來進行優選,即配合使用達到較佳效果;1)酸堿類:調整水的pH,如石灰、硫酸等2)加大礬花的粒度和結實性:如活化硅酸(SiO2nH2O)、骨膠、高分子絮凝劑3)氧化劑類:破壞干擾混凝的物質,如有機物。如投加Cl2、O3

more

2024-09

28

一文掌握純水處理知識!

水處理知識大總結(從八個方面總結)一、名詞解釋篇1、原水:是指未經任何處理的天然水或城市的自來水等也叫生水2、澄清水:去除了原水中的懸浮雜質的水。3、除鹽水:是指水中的陽、陰離子基本上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稱為除鹽水。除鹽的方法有蒸餾法、電滲析法、反滲透法、離子交換法等。4、濁度:就是指水的渾濁程度,它是因水中含有一定的懸浮物(包括膠體物質)所產生的光學效應。單位用NTU表示。濁度是在外觀上判斷水是否遭受污染的主要特征之一。濁度的標準單位規定為1mgSi02所構成的渾濁度為1度。5、絮凝劑:能引起膠粒產生凝結架橋而發生絮凝作用的藥劑。6、總堿度:是指水中能與強酸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總量。7、酸度:是指水中能與強堿發生中和作用的物質總量。8、硬度:是指水中某些易于形成沉淀物的金屬離子,通常指鈣、鎂離子含量。9、電導率電導率:是在一定溫度下,截面積為1平方厘米,相距為1厘米的兩平行電極之間溶液的電導。可以間接表示水中溶解鹽的含量。10、電阻率:也是一個反映水的導電能力的一個指標,水的電阻率越大,水的導電能力越差,水中所含的離子就越少。它的常用單位是MΩ.CM。它同電導率之間是倒數關系。例如:水的電導率是0.2μs/cm,則它的電阻率就是1/0.2=5(MΩ.CM)。11、TDS(溶解性總固體):是濾除懸浮物(SS)與膠體并蒸發看全部水分后的剩余無機物。單位是ppm或mg/l,可以用TDS儀來測量。它也反應了水中的離子含量。它與電導率之間一個粗略的對應關系:對于氯化鈉參考溶液來說,1ppm的TDS值對應2μs/cm的電導率。12、pH值:溶液中酸和堿的相對含量。pH值是水中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log)的度量單位。pH值分0~14擋,pH值為7.0則水為中性;pH值小于7.0,則水為酸性的;pH值大于7.0。則水為堿性的。13、堿度:堿度是指水中能夠接受[H+]離子與強酸進行中和反應的物質含量。水中產生堿度的物質主要由碳酸鹽產生的碳酸鹽堿度和碳酸氫鹽產生的碳酸氫鹽堿度,以及由氫氧化物存在而產生的氫氧化物堿度。14、SDI:污染指數—用于測量反滲透系統所用原水中懸浮固體的數量。15、臭氧:氧的一種不穩定的、高活性的形式,它是由自然雷電或高壓電荷通過空氣所產生的,是一種優良的氧化劑和消毒劑。16、余氯:水經過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17、總大腸桿菌:總大腸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的,在37℃生長時能使乳糖發酵,在24h內產酸產氣的革氏陰性無芽胞桿菌。總大腸菌群系指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總大腸菌群的數目。18、回收率:指系統產出的產品水的流量與進水流量的比值。19、脫鹽率:反映膜的性能的參數,通常一級RO膜系統脫鹽率在97%以上。可以簡單計算:(原水電導率-產品水的電導率)/原水電導率。20、含鹽量:水的含鹽量也稱礦化度,是表示水中所含鹽類的數量。由于水中各種鹽類一般均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含鹽量也可以表示為水中各種陽離子的量和陰離子的量的和。21、沉淀:廢水處理的技術方法之一。可分為物理沉淀和化學沉淀兩種作用。通常所指的沉淀是物理沉淀,即重力分離的方法。22、中水:多種解釋,污水工程方面稱為再生水,工廠方面稱為回用水,一般以水質作為區分。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再生水水質介于上水(飲用水)和下水(生活污水之間),這也是中水得名的由來,人們又將供應中水的系統稱為中水系統。23、有機物污染:指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以及脂肪等形式存在的天然有機物質等某些其它可生物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機物質。主要來源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24、濃差極化:反滲透在運行狀況下,膜表面鹽類被濃縮,同進水中的鹽類之間存在濃度差,若濃水流量小,流速低時,高含量鹽類的水不能被及時帶走,在膜表面會形成很高的濃度差,阻礙了鹽分的擴散,這種現象叫濃差極化。25、懸浮物(SS):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包括不溶于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泥砂、粘土、微生物等。水中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它是水樣過濾后在103-105度溫度下把濾紙上截留物烘干所得的固體量。單位mg/l。26、曝氣:使空氣中O2轉移到混合液中而被微生物利用的過程。目的是提供活性污泥等微生物所需的溶解氧,保障微生物代謝過程的需氧量。27、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定時間、規定溫度、規定條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機物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通常所用時間為5天,溫度20℃,簡記BOD5,單位mg/L。28、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廢水中的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氧量。廢水檢驗標準一般采用重鉻酸鉀作氧化劑,單位mg/L。29、水錘:又稱水擊。水(或其他液體)輸送過程中,由于閥門突然開啟或關閉、水泵突然停止、驟然啟閉導葉等原因,使流速發生突然變化,同時壓強產生大幅度波動的現象。30、吸附:是指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廢水中某種或幾種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些污染物,從而使廢水得以凈化的方法。31、酶:是生物細胞中自己制成的一種催化劑(生物催化劑)。其基本成分是蛋白質,是促進生物化學反應速度的物質。32、污水:污水是指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排放的水的總稱。人類在生活和生產活動中,要使用大量的水,這些水往往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水稱為污水。33、污水處理:就是采用各種技術和手段,將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分離去除、回收利用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水得到凈化。34、污水回用:將污水或廢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后回用于生產系統或生活雜用被稱為污水回用。當處理出水滿足特定回用要求,并以回用時,也可稱為再生水。35、水垢:即由于鍋爐水水質不良,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在受熱面與水接觸的管壁上生成的固態附著物。36、水渣:是指在爐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物質和沉積在汽包、下聯箱底部等水流緩慢處的沉渣。于水垢區別:水渣比較松散,呈懸浮或沉渣狀態,且有一部分易隨鍋爐排污排掉;而水垢能牢固地粘結在管壁上,不易排掉。37、鐵、錳、鋁:微量的鐵和錳即會造染色,結垢和味道等問題,鐵在還原狀態之環境下是以水可溶性的二價鐵形式存在,當和空氣接觸后會逐漸氧化成黃棕色膠體狀的三價鐵,沉淀為棕色的氫氧化鐵。錳的特性和鐵類似,由于鐵、錳、鋁的氧化物也是RO膜結垢的原因之一,故有必要分析其含量。38、純水:指既將水中易去除的強電介質去除,難以除去的硅酸及二氧化碳等弱電解質去除至一定程度的水。純水的含鹽量在1.0mg/L以下,電導率小于3μs/cm。39、超純水:又稱高純水,是指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全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和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超純水的含鹽量在0.1mg/L以下,電導率小于0.1μs/cm。純水和超純水除了對含鹽量或電導率有嚴格要求外,對水中各種金屬離子含量,有機物含量、微粒粒徑及數量和微生物數量也有嚴格指標限制40、蒸餾水:是將原水加熱汽化,再將蒸汽冷凝成的水稱為蒸餾水。一般蒸餾水電導率為10μs/cm左右,將一次蒸餾水再次蒸餾得到二次蒸餾水,多次蒸餾得到多次蒸餾水,電導率可降至很低達1.0μs/cm左右。41、阻垢劑:是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難溶性無機鹽、阻止或干擾難溶性無機鹽在金屬表面的沉淀、結垢功能,并維持金屬設備有良好的傳熱效果的一類藥劑。42、離子交換樹脂:是帶有官能團(有交換離子的活性基團)、具有網狀結構、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顆粒物。43、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外層電子數為8個或2個(氦原子)或沒有電子(四中子)的穩定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電離。44、產水量(水通量):指反滲透系統的產能,即單位時間內透過膜水量,通常用噸/小時(t/h)或加侖/天(g/d)來表示。45、EDI:簡稱連續電除鹽,是一種新型超純水制備技術.它巧妙地融合了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二、純水處基礎工藝解釋篇1、粗濾粗濾:指機械過濾,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濁度、色度、異味等。主要過濾方式有澄清池、快濾池、砂濾池、砂濾器、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盤式過濾器、高效纖維過濾器等。2、精濾精濾: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濾膜,過濾精度較高。常見的為微濾膜和濾芯過濾。3、超過濾超過濾:是一種膜過濾,去除大分子和膠體、細菌等。過濾精度高,常見的是超濾膜。4、反滲透反滲透:反滲透簡稱RO,其原理是原水在高壓力的作用下通過反滲透膜,水中的溶劑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從而達到分離、提純、濃縮的目的,由于它同自然界的滲透方向相反。5、離子交換水中各種無機鹽類電離生成陽、陰離子,經過氫型離子交換劑層時,水中的陽離子被氫離子所取代,即陽床的除鹽原理;經過OH-型離子交換劑層時,水中的陰離子被OH-離子所取代,即陰床的除鹽原理。混床是陽、陰離子交換樹脂按一定比例混合裝填于同一交換柱內的離子交換裝置。6、EDIEDI:是電滲析和離子交換結合的除鹽新工藝,取電滲析和混床離子交換之長,利用離子交換做深度處理,不用藥劑再生,用電離產生H+和OH-,達到再生樹脂的目的。三、工程中常用的超濾膜、反滲透膜、EDI的生產商1、超濾膜超濾膜:美國KOCH、荷蘭諾瑞特、上海華膜2、反滲透膜反滲透膜:美國海德能、美國DOW、美國KOCH、美國通用(GE)、日本東麗、韓國世韓3、EDIEDI:美國GE(E-CELL)、美國IONPURE、美國electropure、加拿大CANPURE、(歐美公司,已被DOW收購)、浙江東大。四、常用水處理工藝01、原水為地下水:砂濾器+精密過濾器+反滲透+混床或EDI02、原水為自來水:砂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03、地表水①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②多介質過濾器(或其它形式過濾器)+超濾+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③盤式過濾器+超濾+精密過濾器+RO+混床或EDI五、水處理工程中常用的管道材質碳鋼管碳鋼管:用于原水進水管路。UPVC管UPVC管:用于管徑小于DN150的場合較好,安裝方便。不銹鋼管不銹鋼管: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場合,多用于醫藥醫藥小的系統。鋼襯膠或塑管鋼襯膠或塑管:用于大的工程當中,使用可靠,施工較麻煩。六、純水的各種用途純水和超純水廣泛用于電廠、電子、醫藥、化工行業,通過各種膜的過濾或離子交換作用,將水中的有害離子去除。電廠電廠多用的脫鹽水,其脫鹽水水質的主要指標為:硬度約等于零,電導率≤0.2μs.cm,SiO2≤20ppb。化工廠化工用水多種多樣,通常水質不會比電廠水質要求高,但可能會對某些離子有要求,所以常用一級或二級反滲透工藝。出水水質電導為5~10μs.cm以上。如有更高的要求則后面加混床或EDI。醫藥醫藥用水多對電導和細菌作要求,對系統所用材料材質有要求,多選用不銹鋼產品。通常純水后要加殺菌消毒裝置。電子行業電子行業對水的要求是高的,多數電子用水要求達到18兆。對電阻率的要求只是電子用水的一小部分,它對其中很多離子都有較高要求,所以對安裝材料及管道有特殊要求。選用工藝也是復雜的。通常要在EDI后加拋光混床及超濾、殺菌、氮封水箱等裝置,造價也很高。七、根據水質要求,通常采用的工藝1、要求產水電導率10~20μs/cm要求產水電導率10~20μs/cm,采用RO預處理+一級反滲透(化工)2、產水電導率2~9μs/cm產水電導率2~9μs/cm,采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醫藥、化工)或采用RO預處理+軟化+一級反滲透+EDI(醫藥、化工)3、產水電導率小于0.2~2μs/cm產水電導率小于0.2~2μs/cm,采用RO預處理+一級反滲透+混床4、產水電阻5~13MΩ.CM產水電阻5~13MΩ.CM,采用R0預處理+軟化+一級反滲透+EDI或采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EDI(醫藥、化工、電子、發電)5、產水電阻13~17MΩ.CM產水電阻13~17MΩ.CM,采用R0預處理+軟化+一級反滲透+EDI+混床或采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EDI+混床(醫藥、化工、電子、發電)6、產水電阻18MΩ.CM產水電阻18MΩ.CM,采用RO預處理+二級反滲透+EDI+混床+殺菌+氮封。八、純水處理重點難點問答1、降低酸堿耗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保證進水水質;(2)保證再生質量,延長制水量的周期;(3)保證再生液的質量、純度,嚴格控制再生操作規程;(4)保證設備運行安全、可靠、正常。2、膠體能存在于水中的穩定性原因有哪些?(1)膠體表面帶電;(2)膠體表面有水位層;(3)膠體表面吸附某些促使膠體穩定的物質。3、使用助凝劑有何目的?match1)改善絮粒結構,使其顆粒長大,強韌和沉重;2)調整被處理水的PH值和堿度,使其達到較佳混凝條件,提高混凝效果;助凝劑本身不起混凝作用,但能促進水中雜質的混凝過程。4、混凝的基本概念?由于水中存在的膠體顆粒是帶負電荷,他們間同性相斥,同時又在水中不斷做“布朗運動”極為穩定,不易下沉,當加入適量混凝劑后,水中的微小膠體顆粒就能脫穩,產生吸附架橋作用,絮凝成絮狀物迅速下沉,這一過程稱之為混凝。5、影響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水的PH:如加PAC水解產生Al(OH)3膠體,當PH在6.5-7.5時溶解較小,混凝效果也好;2)水的堿度:當堿度不足時,混凝劑在水解過程中不斷產生H+,使PH值下降,混凝效果也下降;3)水的溫度:當溫度低時水的粘度大,水解速度慢,絮粒形成緩慢,且結構松散,顆粒細小不易沉淀;4)水中雜質的成分:性質和濃度對混凝效果有很大的影響。6、碳酸化合物在水中存在的形式與PH值有何關系?1)當PH值≤4.3時,水中只有CO2(游離);2)當PH值=8.3-3.4時,98%以上的都是HCO3-;3)當PH值>8.4時,水中沒有CO27、鍋爐內水處理的目的?1)防止鍋爐本體及附屬系統水、汽在運行中積聚沉積物和腐蝕。提高鍋爐的傳熱傳導效益。2)確保蒸汽質量,防止汽輪機部件結垢和腐蝕,在保證水質條件下,減少鍋爐的排污損失,提高經濟效益8、離心泵的工作原理?離心泵是利用葉輪旋轉使水產生離心力來工作的,水泵在啟動前,必須把泵殼和吸水管都充滿水,然后啟動電機,使泵軸帶動葉輪和水作高速旋轉運動,水在離心力作用下甩向葉輪外緣,并匯集到泵殼內,經渦形泵殼的流道而流入水泵的壓水管路。與此同時水泵葉輪中心處由于水被甩出而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氣壓力作用下,通過吸水管吸進葉輪。葉輪不停地旋轉,水就不停地被甩出,又不斷地被補充。這就形成了離心泵的連續輸水。9、什么是樹脂的再生?樹脂經一段軟化或除鹽運行后,失去了交換離子的能力;這時可用酸、堿或鹽使其還原再生,恢復其交換能力,這種使樹脂恢復能力的過程稱為樹脂的再生。10、影響樹脂工作交換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進水中水質的質量;(2)交換終點的控制指標;(3)樹脂層的高度;(4)水溫及水流速度;(5)交換劑再生的效果,樹脂本身的性能。11、樹脂有哪些化學性質?1)離子交換反應的可逆性,如:RH+Na+RNa+H+2)酸堿性:ROHR+OH-;RHR+H+3)選擇性:離子交換樹脂對各種不同離子的吸附不一樣。4)樹脂交換能力大小陽樹脂:Fe3+>Al3+>Ca2+>Mg2+>K+≈NH4+>Na+陰樹脂:SO42->NO3->Cl->HCO3->HSi12、混床樹脂的污染有哪些?1)懸浮的污染:多以陽樹脂形式出現。加強生水的預處理。2)有機物污染:主要發生在強堿陽樹脂。主要復蘇方法:NaOH(1-4%)和NaCl(5-12%)混合溶液浸泡樹脂24小時。3)重金屬離子鐵污染:多在陰樹脂中形成,加強管道和設備的銹蝕,降低進水的含Fe量,增加除鐵措施。13、促進RO膜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膜本身的化學變化:膜的水解、游離氯、活性氯的氧化干擾2)膜本身的物理變化:膜的壓密化,使透水率下降,除鹽率上升;膜受污染:結垢、微生物、固體顆粒在膜表面或膜內污染堵塞。14、保安過濾器的工藝原理?就是利用5um孔隙pp濾芯進行的機械過濾,使水中殘存的微量懸浮顆粒、膠體微生物等,被截留或吸附在濾芯表面和空隙中。隨著制水時間的增長,濾芯固截物使其阻力上升,當進出口壓差增加到0.1MPa時,應更換;過濾器的濾元是可更換的卡式濾棒。15、如何防止RO膜的結垢?1)做好原水的預處理工作,保證SOI<4,同時要加殺菌劑,防止微生物的滋生;2)在RO運行中要維持合適的工作壓力,一般工作壓力增加產水量也增大,但過大又會使膜壓實。3)在RO運行中應保持濃水的絮流狀態,減輕膜表面溶液的濃差極化,避免難溶鹽在膜表面析出;4)在RO停運時,短期應進行加藥沖洗,長期應加CH2O保護液進行保護。5)當RO產水明顯減小或含鹽量增高時,表面結垢或污染,應進行化學清洗。16、在RO裝置除鹽過程中加NaHCO3的作用?消除或降低水中的余氯含量,保證RO元件的穩定性,我公司余氯小于0.1mg/L。17、RO膜組件前設置電動慢開自動閥的作用?防止RO運行時高壓泵的突然啟停升壓,產生對RO膜元件的高壓沖擊,形成水錘破壞RO膜。18、何為過濾周期?包括幾個環節?各環節的作用是什么?過濾周期是兩次反洗之間的實際運行時間包括:過濾、反洗、和正洗三個環節反洗是為了清除在過濾過程中積累的污物,恢復過濾介質的截污能力正洗是保證過濾運行?水合格的一個必要環節,正洗合格后才能進入周期運行制水。19、活性炭除氯原理活性炭除去余氯不是物理吸附作用,而是化學反應,游離余氯通過活性炭時,在其表面產生催化作用,游離余氯很快水解出氧原子〔O〕并與炭原子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同時原水中的HCLO也迅速轉化成CO2氣體。綜合反應:C+2Cl2+2H2O→4Hcl+CO2↑根據以上反應容器內活性炭會根據原水中余氯含量的多少而逐步減少,每年應適當補充。20、反滲透工藝原理RO是利用半透膜透水不透鹽的特性,去除水中的大部分鹽份。在RO的原水側加壓,使原水中的一部分純水沿與膜垂直的方向透過膜,水中的鹽類和膠體物質在膜表面濃縮,剩余部分原水沿與膜平行的方向將濃縮的物質帶走。透過水中僅有少量鹽份,收集透過水,即達到了脫鹽的目的。

more

2024-09

18

怎么快速完成污泥的生化調試?

污水處理工程完工后并不代表工程已經結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大家知道是什么嗎?那就是生化調試!它可是污水工程一個重要的階段,調試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整個工程的成敗!調試第一步投加污泥,生化調試投加污泥你知道嗎?按污泥來源分為三類:一、采用干污泥投加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干污泥投加投加量一般按污泥濃度計算:舉例說明:好氧池容積1000立方,按正常好氧池污泥濃度3000mg/l計算,即3千克/方,根據好氧池池容算即需要干污泥量3*1000=3000千克。干污泥一般采用的是脫水機壓濾后的污泥,含水率在75-85%之間,一般按80%算,故需要的脫水后干污泥量為3000/20%=15000千克=15噸。故本次投脫水后污泥15噸。主要優點:投加數量較少,運輸方便。缺點:一般脫泥會加有絮凝劑,不利于培養,另外干污泥投加時需要激活。A/O法投加污泥時需要把A池容積也算到好氧池容積內。二、采用好氧池混合液投加如條件允許可以拉同類污水處理廠的好氧池混合液投加,投加量一般根據池容,投加量為好氧池池容2/3左右,用罐車運輸。優點:污泥活性好,無需激活,可以大大縮短調試時間。缺點:投加體積較大,來回運輸成本較大。三、采用二沉池濃縮污泥投加這種投加方法由于濃縮污泥濃度不好確定,一般采用經驗確定,一般按池容的10%投加。優點:污泥活性比投加干污泥好,運輸成本適宜。缺點:投加體積較干污泥多,污泥活性比好氧池混合液差。如何縮短污水生化調試?對于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設施盡量縮短調試時間,使處理主體盡快投入正常運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初期(3d)①首先將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處理的污水,然后將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1次投加20m3污泥,同時投加大糞等培養料,加水攪拌后按比例均勻投加到各生化池內。投加培養料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控制在300mg/L為準。然后按比例補加普鈣(由于投加大糞無需補加氮源)。②悶曝:投料后進行悶曝。水氣體積控制在1:(5~10)。第1天曝氣采取6h充氧,4h停機的方式進行。③再次投料:經過1d悶曝后,第2天COD的質量濃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10~15m3污泥至化料池,(留下部分作為備用)。同時投加以大糞為主的培養料,投加培養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300mg/L為標準。根據需要補磷后悶曝。④悶曝:第二、三天的悶曝可減少停機時間,生化曝氣可控制為開6停2。中期(4~7d)一般經過2~3d的悶曝后,通過顯微鏡鏡檢,可能會看到少量的原生動物。原則上,此時每天定時補加碳源逐步以地腳面粉為主。同時投加普鈣和尿素,以補充磷源和氮源。補充碳源的標準仍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在200mg/L左右為準。此階段為排除生化代謝物,生化池需適量換水,同時繼續進行悶曝。此階段為加速污泥菌膠團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適量投加粉狀PAM。后期(7~10d)一般經過7~10d悶曝,生化污泥表現顯淡黃色,污泥30min沉降比達到10%左右。通過鏡檢可發現有較多活躍的原生動物鐘蟲、纖毛蟲,以及后生動物輪蟲、線蟲等,此時生化污水處理即可進入馴化及增負荷調試階段。增負荷調試一般以每2d增加五分之一的污水負荷進行。1周后基本可以全負荷運行。為平穩過度,增負荷全幾天視具體情況可適量補充些地腳面粉作為碳源。調試注意事項生化設施的調試,有以下幾點須特別注意。①設置化料池及配備物料輸送系統對于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設施是必要的。②投加的污泥需盡可能化開,避免垃圾進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率。③在投加時需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避免垃圾進入輸送泵,否則極易引起輸送泵的堵塞。④需隨時掌握生化池內的COD及溶解氧變化情況,及時補充碳源和調整供氣量。⑤調試期間生化池pH值控制在7~8.5之間,發生異常及時尋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

more

2024-09

18

國內外污泥處置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城市化的發展,城市污水處理廠正如雨后春筍般的在全國各城市建成并投入運行,這固然對防治我國的水污染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一個潛在的問題隨之產生,即污泥的處置與處理問題。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附屬品,由于污水處理量的增加,必然導致污泥數量的增加,而污泥處理和處置技術在我國還剛剛起步,并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重金屬)及細菌、各種寄生蟲卵、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等。因此,了解國內外污泥研究現狀及進展,對尋找合理的污泥處理、處置方式,并充分利用污泥中的資源,使之達到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污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從目前國際上已建成運行的污泥處理處置項目來看,常見的污泥處理方式有好氧發酵(堆肥)、厭氧消化、干化、焚燒。污泥處置方式有土地利用、填埋、綜合利用。由于國情不同,各國采用的處理方式和技術也各不相同。1.1好氧發酵污泥好氧發酵技術是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進行發酵的一項新的生物處理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效果,并且具有經濟、實用不需外加能源、不產生二次污染等特點。目前,國內外研究學者針對堆肥過程中的條件控制、重金屬控制、保氮技術以及技術工藝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價值的成果。污泥好氧發酵技術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技術理論和工藝上還存在一些瓶頸,如需要大量輔料、臭氣控制難、存在人畜健康安全風險等,好氧發酵技術仍有很大的提高潛力。1.2厭氧消化污泥厭氧消化是指在無氧條件下,由兼性菌和厭氧菌將污泥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穩定物質,同時減小污泥體積,去除臭味,殺死寄生蟲卵,回收利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的過程。污泥厭氧消化以其高效的能量回收和較低的環境影響是目前國際上應用廣泛的污泥穩定化和資源化的處理方法。國際上眾多學者一直致力于厭氧消化技術的研究,并使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和長足的發展。總體來說,污泥厭氧消化技術在我國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技術和設備主要依靠進口,投資相對較高,運行效果較差,沼氣利用環節存在障礙,共同構成了該技術在國內推廣應用的限制因素。1.3干化焚燒污泥焚燒是指在空氣供給過量的條件下,將污泥加熱,并在高溫(850~1100℃)下氧化、熱解并徹底破壞其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等物質的方式。焚燒裝置有多種型式,目前使用較多的有豎式多級焚燒爐、轉筒式焚燒爐、流化焚燒爐等。為了實現節能目的,需要將污泥先干化,大幅降低其含水率后再進行焚燒。因此,目前的污泥焚燒工程一般采用干化和焚燒聯用的處理工藝。1.4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指將污泥直接或間接(經過好氧發酵或厭氧消化后)用于農田、菜地、果園、草坪、綠化以及土壤改良,或將達到一定標準的污泥用作填埋場的覆蓋土。近年來,美國、加拿大及一些歐盟國家鼓勵采用土地利用技術將符合泥質要求的污泥直接或好氧發酵后用于綠化、土地修復等。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污泥的穩定化和無害化土地利用方法、污泥的肥效和對農作物的增產價值等方面,在污泥對土壤質量、植物等的潛在影響以及污染控制方面也進行了相關研究。1.5海洋傾倒海洋傾倒操作簡單,對于沿海城市來說其處理費用較低,但是,隨著生態環境意識的加強,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污泥海洋傾倒對海洋生態環境可能存在的影響。美國于1988年已禁止污泥海洋傾倒,從1998年底,歐共體城市廢水處理法令(91/271/EC)已經禁止其成員國向海洋傾倒污泥。中國政府于1994年初接受3項國際協議,承諾于1994年2月20日起不在海上處置工業廢物和污水污泥。1.6衛生填埋污泥衛生填埋始于20世紀60年代,填埋操作簡單、費用低、適應性強污泥可單獨或與其他固體廢棄物(如城市垃圾等)一起填埋。但存在這樣一些問題:因污泥含水量高,且滲瀝水屬高濃度有機污水,必須收集處理以防止二次污染;填埋場壓實機械工作難度加大;填埋場的衛生狀況惡劣。2國內外污泥處理現狀2.1國外污泥處理與處置現狀國外的城市污水污泥處理與處置已經有近100a的歷史,無論是進行有效利用還是進行填埋處置,污泥處理的目的與其他廢棄物的處理一樣,皆是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為目的。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通過各種機械和各種處理構筑物的有機結合,組成污泥處理、處置系統。污泥處置的基本步驟為:濃縮、脫水、干燥、焚燒等,這些操作均能起到濃縮污泥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國外城市污泥處理系統工藝流程一般有下列4類:(1)原污泥→濃縮→脫水→處置脫水濾餅;(2)原污泥→濃縮→脫水→焚燒→處置灰分;(3)原污泥→濃縮→消化→脫水→處置脫水濾餅;(4)原污泥→濃縮→消化→脫水→焚燒→處置灰分。根據日本對318個污水處理廠的統計,污泥處理方式(1)占34%;方式(2)占8.8%;方式(3)占26%;方式(4)占5.7%。日本污泥終處置主要方法是焚燒,約占污泥處置總量的55%。據美國環保署估計,自從1972年政府頒布水凈化條例以來,污泥量逐年快速地增加,2010年達到820萬t。在英國,根據資料,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年產量為110.7萬t干污泥英國污泥終處置的主要方法是農用(占46.6%),其次為污泥排海(占33.5%)。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歐共體在協定中規定污水污泥排海的期限為1998年12月31日,這意味著英國將有33.5%的污泥轉向陸地處置。目前英國用于填埋所占比例較小,只占污泥處理量的8%,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將經過厭氧消化、化學或熱處理、長時間堆放等處理后的污泥回用于農田,是英國污泥處置的發展方向。目前,世界范圍內常用的污泥處置方法有農用、填埋、投海、焚燒等。美國和英國以農用為主,西歐以污泥填埋為主,日本以焚燒為主,而澳大利亞以污泥填埋和投海為主。歐盟國家對污泥處置的發展趨勢進行綜合分析,由于可使用土地面積、處理成本、越來越嚴格的環境標準以及資源回收政策的普及,同時考慮到未來10a到20a間污泥性質的巨大變化等因素,2005年歐盟各國采用污泥處置方式的比例為:回收利用占45%,焚燒占38%,填埋占17%。2.2國內污泥處理處置現狀我國一些中小城市基本上沒有建造污水處理設施,即使有污水處理廠的大中城市,其污泥處理設施90%以上不配套。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中,污泥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農用的占70%以上。既使在設有消化池的污水處理廠,消化后的污泥也只是稍加脫水后就直接農用,很難符合污泥農用衛生標準,污泥處置技術比發達國家較落后。污泥處理工藝從國內已運行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來看,污泥處理工藝包括污泥濃縮、穩定、脫水、處置4個主要過程。目前,我國已開始將污水處理廠污泥用于土地填埋和城市綠化,并將污泥作基質,制作復合肥用于農業等。但總的狀況還是以污泥土地利用的形式為主,將污泥用于農業。由于國內在污泥管理方面對污泥所含病原菌、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等理化指標及臭氣等感官指標控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因此限制了對污泥的進一步處置利用。國內污泥處置技術所占的比例為:農業利用占44.83%,土地填埋占31.03%,無污泥處置占13.79%,綠化占3.45%,焚燒占3.45%,與垃圾混合填埋占3.45%。國內的污泥有13.79%沒有作任何處置,這將對環境帶來巨大危害。污泥散發的臭氣污染嚴重,病原菌對人類健康產生潛在威脅,重金屬和有毒有害有機物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由于國內污泥處、理處置的起步較晚,許多城市沒有將污泥處置場所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造成很多污水處理廠難以找到合適的污泥處置方法和污泥棄置場所;我國污泥利用的基礎薄弱,人們對污泥利用的認識存在嚴重不足,對污泥的終處置問題缺乏關注,給一些有害污泥的終處置留下了隱患;污泥利用率不是很高,仍有一部分的污水處理廠污泥只經儲存即由環衛部門外運市郊直接堆放。污泥的隨意堆放很容易產生二次污染,并造成污泥資源的浪費。因此我國當前面臨的問題是應盡快發展污泥處置技術來解決不斷增長的污水污泥。3污泥處理與處置技術發展趨勢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新興技術,如污泥的等離子體處理技術正逐漸應用于城市有機廢棄物的處理,瑞典、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已建起了一定規模的等離子體處理廠,近年來在我國也有所發展。新發展起來的超聲波污泥處理技術,由于聲能利用效率和能耗的問題而沒有大規模使用,但與其他污泥處理工藝聯合使用具有廣闊的前景。污泥作為建材利用的多項技術在世界先進國家已經相對成熟,其中建筑磚塊、輕質材料以及水泥材料等技術,已經在日本、德國等國家開始進行規模化生產應用或正在計劃大規模生產再利用。污泥的其他處理處置方法如污泥改性制吸附劑、制活性炭、用作粘結劑、污泥油化、降解氯代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研究,但還處于探索研究階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已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22],相關設備的應用也趨于成熟,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標準規范已比較完善。近年來,日本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進行了戰略調整,逐漸轉向了污泥資源化利用,污泥焚燒灰分也用于生產建筑材料。綜上,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的總體思路是污泥的資源化利用,并將土地利用作為污泥處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勵方向。因此,厭氧消化、好氧發酵、土地利用、建材制造等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將會是國際上污泥處理處置的研究重點,在保證污泥無害化的前提下,實現污泥的較大程度的利用已經成為了國際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發展的趨勢。4結語目前,我國產生的污泥約48.28%為土地利用、填埋34.48%、焚燒3.45%、13.79%未進行合理處置,總體狀況以土地利用形式為主,大部分用于農業。仍有大部分的污泥沒有得到合理的處置,這將會對環境帶來潛在的危害。結合我國人口眾多、資源和能源相對匱乏的基本國情,污泥的再利用技術非常具有開發價值。可見污泥的資源化和能源化利用將是國內污泥行業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more

123456...3031 共308條 31頁,到第 確定

全國服務熱線:

181-3792-9298

聯系電話:18137929298 / 17395951977

固定電話:0379-63931977

郵箱:lysjhb@126.com

網址:http://www.deming0086.cn/

公司地址:洛陽市老城區老310國道老戰友物流西200米

手機了解更多

手機了解更多

微信關注我們

微信關注我們

Copyright ? 洛陽水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8006930號-1 豫公網安備 41030202000201號 【免責聲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册亨县| 论坛| 高唐县| 黑龙江省| 昌都县| 海晏县| 老河口市| 沙雅县| 闻喜县| 台前县| 平泉县| 玉溪市| 治县。| 花莲市| 万山特区| 当阳市| 绿春县| 大关县| 赤峰市| 剑河县| 涡阳县| 泸定县| 新民市| 闸北区| 镇巴县| 惠州市| 福清市| 杭州市| 子长县| 邓州市| 湘乡市| 巴林左旗| 泸州市| 五华县| 平湖市| 乌苏市| 饶阳县| 邛崃市| 土默特左旗| 灵山县|